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要预期目标
文章字数:3936
  生产总值增长5.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粮食产量49.5万吨以上。

  

重 点 工 作



  ❶坚持在工业绿色升级上下功夫,实现富民强市新突破
  加快蓄能储能产业基地建设。月河电站达产达效,色河、曹坪电站加快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投资56亿元的商洛电厂二期今年主体完工,明年下半年投产发电;投资56亿元的中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全钒液流电池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完成产值2.5亿元。
  推动现有企业技改扩张和转型升级。抓好比亚迪576万车付气体发生器项目建设,打造总产能1316万车付的比亚迪全国唯一安全气囊发生器生产基地和商洛首个“万人工厂”。确保陕西锌业8万吨锌基合金、天士力5000吨中药饮片生产仓储项目全面投产,新增产能23亿元以上。全年实施市级重点工业项目50个,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
  推动工业园区提标扩容。支持商洛高新区创国高、开新局,宏贯光电数字文旅项目上半年建成,投资16.3亿元的钒材料及电池项目上半年启动建设。加快商洛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资12亿元的中玻TCO特种玻璃项目落地建设,煌朝玻璃、卫洛乳业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将商洛经开区打造成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新增入园企业40户以上,标准化厂房入驻率90%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❷坚持在重大项目带动上下功夫,实现培植后劲新突破
  主动出击争资金引项目。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项目,利用西证凯得新材料、高新金资等产业基金,以投行思维撬动放大各类招商资源。建立招商项目转化机制,强化标准化厂房招商、产业链招商,依托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招引“用电大户”,积极谋划境外招商,全年实际使用内资、外资增速分别不低于8%、6%。
  狠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今年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就是全力迎接高铁时代,西十、西康高铁6个高铁站站场、对外交通及配套建设,年底前全部建成到位;同步做好思想上、产业上、环境上的准备,全面提升承载能力、供给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迎接高铁开通。洛卢高速年底前建成通车,打通又一条出省新通道。推进澄商高速洛南至华阴段前期工作,力争丹宁高速镇安至宁陕段年内开工,争取西合高铁、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额和年度投资额分别增长11%、29%,竣工项目达到70个以上。
  大力实施重点民生项目。加快实施莲湖西侧等3个城中村改造、10个棚改续建和1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10个“保回迁”和16个“保交房”项目建设任务。启动商洛市小学新校区建设,抓好20个校建项目,新增城区学位9500个。市中医医院“七一”前建成中医康养式医院和中医文化主题公园。启动建设中心城区第二水厂。逐步改造提升丹江公园。
  ❸坚持在提振三产消费上下功夫,实现消费升级新突破
  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下决心申办成功2025—2028年连续4届的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每年将有来自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支队伍、1300多名优秀中学生排球运动员参赛,商洛将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连续5年举办世界锦标赛的城市之一。统筹办好全运会女排成年组和青年组资格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及全运会资格赛、沙排U21世锦赛、首届亚洲杯沙滩羽毛球锦标赛、全国羽毛球大区赛、全国航模公开赛等高品质赛事,办好丹江龙舟大赛等“秦岭传奇”系列赛事,创新举办“班VA”“村VA”“社区VA”和气排球超级联赛,构建商洛特色排球、气排球项目赛事体系,形成体育赛事新IP。市民游泳馆要在“七一”前建成国家乙级标准馆,国家排球训练基地年底前建成投用。积极培育赛事旅游、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态,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用3—5年时间把我市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排球名城、国际赛事名城。
  力促民宿康养产业成势见效。引进自带流量的大品牌、大平台,错位发展一批高端精品民宿、特色乡村民宿、大众旅居民宿,39处民宿集群将在6月1日前建成开放。在西安、武汉、南阳等地举办商洛营销周活动,重点推介商洛好环境、好房子、好酒店、好民宿、好景区,真正把“好产品”变成“好商品”。加强与央企、国企及各大高校、社团组织合作,出台优惠政策,共建“双基地”,邀请各方面专家人才来商洛度假、科研、康养、消费。抓好市交投公司医养结合等一批康养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旅居康养、旅居养老目的地,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康养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
  加快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创建牛背梁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金丝峡、漫川关国家旅游度假区,推动柞水溶洞、山阳天竺山、镇安塔云山创5A,建成商州巴人洞(崖墓)文化景区,把丹江宿集打造成4A级景区。办好天竺山开园仪式暨2025秦岭生态文化体育旅游节。旅游接待人数和花费分别增长10%以上。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巩固提升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和家装厨卫等大宗消费。加大品牌餐饮、品牌商业招引力度,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首店经济、银发经济,继续举办红酒节、豆腐节、第三届商洛秦岭山珍美食大赛等促消费活动100场次以上,打造公园经济、潮流市集、夜间经济等多元化消费场景。
  ❹坚持在优化城乡环境上下功夫,实现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新突破
  把城市打造成为美好生活的大景区。坚持“四个四”理念,扎实开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聚焦更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给西安、武汉人建设康养度假、避暑休闲的好房子,给商洛人建设品质改善、舒适宜居的好房子,为各类人群打造“量身定做”式房地产项目,更好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持续推进居民小区、城中村环境整治,探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补齐养老托育、休闲健身、停车充电、生活服务、“小修小补”等短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加快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实施老旧地下管网更新。探索推行城市“大物管”市场化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把县域打造成城乡融合的主阵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商州大都汇现代国际广场、镇安盛邦华悦商业综合体等零售商业设施场景化改造。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实施商州高铁一路、洛南盆地旧石器博物馆、丹凤大酒店、商南鹿城体育运动公园和柞水西康高铁隧道连接线等县城建设项目。持续抓好86个和美镇区建设。
  把乡村打造成承载乡愁的西安后花园。持续创建“干净商洛”,完成户厕改造2.2万座以上,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创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34个以上,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狠抓农村居民和村集体经济“两个增收”,培壮“菌果药畜茶酒”六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鲜食玉米、黑小麦、红仁核桃等优质新品种,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238万亩。筹建国家数字渔业西北分中心和研究院,加快冷水鱼种苗繁育中心、水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实现研发、育苗、养殖、加工的全链条覆盖,争取年底渔业产值达到10亿元。加大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持续发展电商经济、庭院经济、林下经济,下功夫帮群众增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预计6月底前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❺ 坚持在守护秦岭绿水青山上下功夫,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新突破
  坚决筑牢秦岭生态屏障。持续深化“双查”“快查快处”机制,确保秦岭“五乱”问题动态清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营造林50万亩。加强古树名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商洛市航空护林站,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推进丹江及小流域综合整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从严落实尾矿库生态环境分类分级管控。治理塑料污染。加快建设柞水生活垃圾发电厂,常态化运营市生活垃圾发电厂,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建成投用。
  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三年行动,启动县区GEP、VEP核算,探索GEP考核结果场景应用。开展绿色金融试点,推进林权、水权、用能权等生态权益交易。加快商洛气候生态价值转化博物馆、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二期)、金丝峡秦岭气候博物谷建设,争创全域天然氧吧市。
  ❻坚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实现发展动能蓄积新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跨县区流转和利益共享机制。出台《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实施11项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8000户以上。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开展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双清零”行动,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突破850家、200家。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围绕产业联建、创新联动、资源联通,持续深化西商融合协同发展,承接西安都市圈外溢项目、产业和资金。强化与南京、天津等对口协作。支持“商西欧”多式联运,带动更多商洛产品“走出去”。
  ❼坚持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实现普惠共享新突破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全面推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衔接并轨,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20个。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双高”基地内涵提升,引进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700人。完成市中心医院三甲复审,商南、山阳县医院创三级医院。加大知名专家招引力度,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筹备第十一届陕西省艺术节。做好秦岭博物馆运营管理、文创开发、宣传营销等“后半篇文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压减融资平台数量。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行领导干部带头下访接访,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