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文章字数:823
本报讯 (通讯员 温少敏 南 星)2月28日,洛南县保安镇仓圣社区会议室内座无虚席,40名来自各村(社区)的产业带头人、返乡青年正聚精会神学习直播带货技巧。这是洛南县人社局开展“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以来,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农产品销售难题,量身定制的首期电商技能培训班。这也是洛南县人社局开展“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洛南县开展的“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中,洛南县人社局干部在走访中发现,全县16个镇(街道)中,72%的农户面临农产品销路不畅问题。“守着核桃、木耳等优质山货,却卖不出好价钱。”保安镇三义村村民刘小玲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为此,洛南县人社局联合县电商服务中心,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围绕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等实用技能开展精准培训。
培训班采取“案例教学+实操演练”模式,特邀省电商协会专家现场授课。在豆腐作坊里,学员们架起补光灯,学习如何用特写镜头展现洛南豆腐的细腻质地;在核桃加工车间,专家手把手教授产品卖点提炼技巧。“从镜头语言到流量算法,从话术设计到粉丝维护,全是干货!”学员杨建军在完成首场直播实操后,其推介的秦岭木耳当场收获23笔订单。
为确保培训实效,洛南县人社局建立“培训+跟踪”机制。不仅为学员配备“电商导师”,还对接京东、抖音等平台开通“洛南农产馆”,搭建产销直通渠道。据统计,首期学员结业后,已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开展电商销售,一季度全县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1%。
“过去拍视频总找不准角度,现在连光线调节都学会了。”刘小玲展示其拍摄的香菇种植短视频,作品在抖音获赞超1.2万次,带动合作社签下5笔外地订单。更让她惊喜的是,培训班建立的“电商互助群”持续发挥作用——当她在直播中遇到技术问题时,群里3分钟内就有专业解答。
洛南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民介绍,今年洛南县将把电商培训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计划在景村、石门等8个镇(街道)开设专题班,重点培育100名乡村电商带头人,同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动更多土特产走出秦岭、销往全国。
在洛南县开展的“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中,洛南县人社局干部在走访中发现,全县16个镇(街道)中,72%的农户面临农产品销路不畅问题。“守着核桃、木耳等优质山货,却卖不出好价钱。”保安镇三义村村民刘小玲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为此,洛南县人社局联合县电商服务中心,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围绕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等实用技能开展精准培训。
培训班采取“案例教学+实操演练”模式,特邀省电商协会专家现场授课。在豆腐作坊里,学员们架起补光灯,学习如何用特写镜头展现洛南豆腐的细腻质地;在核桃加工车间,专家手把手教授产品卖点提炼技巧。“从镜头语言到流量算法,从话术设计到粉丝维护,全是干货!”学员杨建军在完成首场直播实操后,其推介的秦岭木耳当场收获23笔订单。
为确保培训实效,洛南县人社局建立“培训+跟踪”机制。不仅为学员配备“电商导师”,还对接京东、抖音等平台开通“洛南农产馆”,搭建产销直通渠道。据统计,首期学员结业后,已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开展电商销售,一季度全县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1%。
“过去拍视频总找不准角度,现在连光线调节都学会了。”刘小玲展示其拍摄的香菇种植短视频,作品在抖音获赞超1.2万次,带动合作社签下5笔外地订单。更让她惊喜的是,培训班建立的“电商互助群”持续发挥作用——当她在直播中遇到技术问题时,群里3分钟内就有专业解答。
洛南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民介绍,今年洛南县将把电商培训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计划在景村、石门等8个镇(街道)开设专题班,重点培育100名乡村电商带头人,同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动更多土特产走出秦岭、销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