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之优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2951
本报通讯员 王小宁 益晓云 陈晓艳
过去的一年,商洛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锚定建设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谋项目、招项目、干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年来,镇安县抽水蓄能电站、商洛市秦岭博物馆建成投入运营,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牛背梁国家旅游度假区朱家湾片区、西门户区项目等进入建设高潮,商洛电厂二期、色河抽水蓄能、国能商南200MW光伏发电复合项目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建,在一批批高质量重大项目的支撑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位居全省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2024年以来,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增长高峰在6月,达到19.3%,增速每季每月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远高于全国、陕西省投资增速。
从主要领域投资看,工业投资增长快,房地产投资降幅大。2024年,全市主要领域投资增速呈现“两升一降”态势,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48.9%、27%,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1.1%。主要领域投资占比呈现“一升两回落”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6.9%、31.7%、1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3.5、7.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快,第一产业投资降幅大。2024年,我市三次产业投资增速“两升一降”,第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8%、11%,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8%。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一升两回落”,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3.9%、31.7%、64.4%,其中,一、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4.7和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较上年同期回升7个百分点。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快,民间投资占比回落。2024年,我市国有投资同比增长23.6%,高于民间投资15.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3%,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5%,占比较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
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投资增长快,其他费用投资降幅大。2024年,全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9.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7.4%;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17.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其他费用投资同比下降27.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
生态优势赋能经济发展
2024年,商洛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升级之路,全力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致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全市聚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投资结构,提升城市品质,提振市场信心,全方位提高投资效益,为推动商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聚力全面绿色升级,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生态康养投资加快。商洛市坚持生态优先,打造文明生态示范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生态价值实现上做示范。目前,全市打造实施金山康养城、金菊康养中心、盘龙康养谷、云山湖康养度假区等多个市级康养之都标杆项目,民宿产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探索民宿建设4.0模式,已建成民宿或民宿集群201家。在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陆家湾村农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等重大康养项目带动下,商洛市2024年“文化娱乐休闲业”投资同比增长83%,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成绩斐然。
聚力加快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技术产业投资稳步增长。商洛市立足实际向新而行,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国飞领翼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级无人机项目”、陕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天禹辰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开辟我市低空经济新赛道;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秦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生产线建设项目等,加快培育了我市医药健康新质生产力。2024年,商洛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为经济转型增添了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增加了新动能。
聚力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培壮产业链群,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2024年,商洛市聚力打造新能源及储能产业集群,陕投商洛电厂二期、国能商南200MW光伏发电复合等新能源项目进度加快,当年完成投资超10亿元。壮大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商洛移动分公司调度用房暨中国移动(商洛)数据中心工程等项目建设引领商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倍增长。在这些高质量项目带动下,2024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5.3%,比上年同期提高87.6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为后期工业经济实现重大突破蓄积了强大动力,为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奠定了基础。
聚力提升城市品质,赋能城市新活力,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商洛市致力于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各县区污水管网及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加速;平急两用项目工地热火朝天,商洛市高铁康养新城、全民健身场地及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进一步深化西商融合、洛卢高速等项目建设提速。2024年,商洛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7%,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8倍,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55.3%。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活力和魅力,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社会资本投资较快增长。商洛市完善投资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2024年,社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1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2.1%。陕西鸿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荣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大批优秀民营企业纷纷加入“在商洛看见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社会资本入局,资本市场活力和信心“双增双提”。
量质齐抓扩大有效投资
2024年,全市投资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但项目规模萎缩、大项目支撑不力、房地产投资下滑严重、民间投资占比回落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投资持续增长及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2025年,要以扩大投资、提高效益为中心,坚持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增强发展后劲。各级相关部门应围绕特色优势谋深项目,紧扣打造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中国康养之都和特色农业强市等主攻方向,策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滚动良性循环。用好“六库两线一码”项目管理平台,建好项目储备库,服务好项目,确保项目早转化、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构建发展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及省、市全会谋划的涉及房地产改革任务,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落地,加快去库存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建立以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为支撑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企稳回升。
激发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切实激发投资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2025年,商洛聚焦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谋划抽水蓄能电站11个,山阳色河抽水蓄能电站已开工建设,丹凤鱼岭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已通过专家组审查,丹宁高速东段在加速筹备,商洛电厂二期将建成交付,全年谋划省市级重点项目160个,全市有望投资规模稳步扩大、质效持续提升。
过去的一年,商洛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锚定建设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谋项目、招项目、干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年来,镇安县抽水蓄能电站、商洛市秦岭博物馆建成投入运营,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牛背梁国家旅游度假区朱家湾片区、西门户区项目等进入建设高潮,商洛电厂二期、色河抽水蓄能、国能商南200MW光伏发电复合项目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建,在一批批高质量重大项目的支撑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位居全省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2024年以来,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增长高峰在6月,达到19.3%,增速每季每月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远高于全国、陕西省投资增速。
从主要领域投资看,工业投资增长快,房地产投资降幅大。2024年,全市主要领域投资增速呈现“两升一降”态势,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48.9%、27%,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1.1%。主要领域投资占比呈现“一升两回落”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6.9%、31.7%、1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3.5、7.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快,第一产业投资降幅大。2024年,我市三次产业投资增速“两升一降”,第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8%、11%,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8%。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一升两回落”,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3.9%、31.7%、64.4%,其中,一、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4.7和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较上年同期回升7个百分点。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快,民间投资占比回落。2024年,我市国有投资同比增长23.6%,高于民间投资15.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3%,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5%,占比较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
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投资增长快,其他费用投资降幅大。2024年,全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9.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7.4%;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17.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其他费用投资同比下降27.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
生态优势赋能经济发展
2024年,商洛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升级之路,全力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致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全市聚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投资结构,提升城市品质,提振市场信心,全方位提高投资效益,为推动商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聚力全面绿色升级,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生态康养投资加快。商洛市坚持生态优先,打造文明生态示范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生态价值实现上做示范。目前,全市打造实施金山康养城、金菊康养中心、盘龙康养谷、云山湖康养度假区等多个市级康养之都标杆项目,民宿产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探索民宿建设4.0模式,已建成民宿或民宿集群201家。在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陆家湾村农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等重大康养项目带动下,商洛市2024年“文化娱乐休闲业”投资同比增长83%,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成绩斐然。
聚力加快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技术产业投资稳步增长。商洛市立足实际向新而行,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国飞领翼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级无人机项目”、陕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天禹辰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开辟我市低空经济新赛道;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秦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生产线建设项目等,加快培育了我市医药健康新质生产力。2024年,商洛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为经济转型增添了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增加了新动能。
聚力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培壮产业链群,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2024年,商洛市聚力打造新能源及储能产业集群,陕投商洛电厂二期、国能商南200MW光伏发电复合等新能源项目进度加快,当年完成投资超10亿元。壮大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商洛移动分公司调度用房暨中国移动(商洛)数据中心工程等项目建设引领商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倍增长。在这些高质量项目带动下,2024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5.3%,比上年同期提高87.6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为后期工业经济实现重大突破蓄积了强大动力,为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奠定了基础。
聚力提升城市品质,赋能城市新活力,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商洛市致力于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各县区污水管网及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加速;平急两用项目工地热火朝天,商洛市高铁康养新城、全民健身场地及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进一步深化西商融合、洛卢高速等项目建设提速。2024年,商洛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7%,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8倍,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55.3%。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活力和魅力,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社会资本投资较快增长。商洛市完善投资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2024年,社会资本投资同比增长1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2.1%。陕西鸿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荣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大批优秀民营企业纷纷加入“在商洛看见美丽中国”建设,推动社会资本入局,资本市场活力和信心“双增双提”。
量质齐抓扩大有效投资
2024年,全市投资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但项目规模萎缩、大项目支撑不力、房地产投资下滑严重、民间投资占比回落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投资持续增长及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2025年,要以扩大投资、提高效益为中心,坚持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增强发展后劲。各级相关部门应围绕特色优势谋深项目,紧扣打造绿色现代产业体系、中国康养之都和特色农业强市等主攻方向,策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滚动良性循环。用好“六库两线一码”项目管理平台,建好项目储备库,服务好项目,确保项目早转化、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构建发展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及省、市全会谋划的涉及房地产改革任务,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落地,加快去库存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建立以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为支撑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企稳回升。
激发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科技创新。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切实激发投资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2025年,商洛聚焦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谋划抽水蓄能电站11个,山阳色河抽水蓄能电站已开工建设,丹凤鱼岭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已通过专家组审查,丹宁高速东段在加速筹备,商洛电厂二期将建成交付,全年谋划省市级重点项目160个,全市有望投资规模稳步扩大、质效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