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法治护航安商兴企
——商南县公安局蓄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侧记
文章字数:1993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周鹏程
  “我是咱们企业的警务联络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如果需要法律咨询、协调困难问题,或者对公安机关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都可以联系我……”2月26日,商南县公安局民警在商南县现代材料产业园,向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
  去年以来,商南县公安局坚持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焦企业需求,提供多元法治供给,全力打造安商、护商、兴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多元服务,增添便利举措
  “幸亏县上服务企业有绿色通道,去年我们准备组团前往香港参加商务推介活动时,发现往来港澳通行证丢失。要不是县公安局出入境窗口启动快速审批和加急办理服务,重新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就耽误了我们参加港澳营销推介活动,还会给我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商南县好璟佳源实业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感慨道。
  针对企业需求,商南县公安局开展“百万民警进千万家”“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等活动,强化多元服务,增添便利。组织186名公安民辅警主动对接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100余场次,办理涉企公证案件13件、企业员工法律援助案件35件,开展涉企司法鉴定137件,参与审查项目合同15件。持续深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开通户政、治安、出入境、车驾管、边管、养犬和印章刻制七大类业务,免费为446家新企业刻制印章1238枚;在派出所推进“户籍+交管”融合,将交管业务全部接入派出所户籍室,压缩办理时限80%以上,基本实现了多元服务的集成化、便捷化和高效化。
  多元执法,严格监管力度
  “商南县现代材料产业园是商南经开区的‘区中园’之一,这是年产13万吨耐火材料、电解铝废渣循环利用等几个复工的项目……该园区能够顺利建成,多亏了县上法治化营商环境抓得好。”商南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3月,商南县现代材料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反映,何某某多次阻拦施工,严重影响重点项目建设进程。经商南县公安局查证,依法对何某某处以10日行政拘留,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障了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
  商南县公安局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统筹推进依法依规监管、审慎监管、综合监管、协调监管相结合,对3名涉企人员的强制措施申请变更为取保候审,对1名涉企人员监督撤案,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及时受理扰乱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等涉企类警情,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恶意欠薪、非法讨薪等违法行为以及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和村霸、地霸、沙霸等黑恶势力。依法查处侵犯企业财产犯罪4件7人,立案查处涉嫌强迫交易案3起5人,查处涉企治安案件3起、行政拘留3人,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多元互动,构筑发展坦途
  “关键时刻还得靠人民警察啊!去年帮我们公司破案挽损,追回了全部诈骗款。”商南某服装企业负责人激动地回忆道。2024年2月27日,商南县公安局接到某服装企业负责人反映,被诈骗供货款48.5万元。该局立即启动涉企警情快速响应机制,仅用15分钟成功止付冻结涉案账户48.5万元被骗资金,历时15天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为企业挽回了全部经济损失,依法保护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商南县公安局全力维护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经营秩序和发展环境,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55起,办理久拖未解涉企案件2起、立案查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2人、挪用资金犯罪1人,追赃挽损10余万元。建立警企联建、联动、联防、联治、联心“五联”机制,在重点企业设立警务室或警企联系点85个,开展法治宣讲、法治体检等警企共建活动20余场次,提供法律建议13条,查办涉企诈骗案件2起,追踪挽损200余万元。
  多元评价,提升工作质效
  “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容易遭受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不法侵害,还有可能涉及非法集资、骗取贷款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让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也是我们开展助企纾困活动的初衷。请大家拿起桌上的测评表,客观公正地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价。”商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许祥军在警企座谈会上向“两代表一委员”介绍。
  2024年11月,“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为人民服务”平安建设“九率一度”评价活动在商南县公安局举行,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代表、社会人士走进警营,对公安机关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监督评议,积极营造了尊商亲商安商护商的浓厚氛围。商南县公安局紧盯企业诉求响应、政策获得、手续办理、服务保障等环节,定期召开警企座谈会、问题研判会、要素对接会和现场协调会,听取企业发展诉求、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建立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涉企案件和涉企纠纷,点评通报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情况。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民主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为人民服务”平安建设“九率一度”评价活动,全力营造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