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做优移民搬迁后续扶持文章
文章字数:941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陆付强)2024年以来,商南县着力做好移民小区管理服务和提升移民安置区配套设施,抓好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落实,全力促进巩固拓展易地搬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商南县扎实开展“十三五”移民搬迁“回头看”工作,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避灾搬迁工作进行全面“回头看”排查整改。全县1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19个生态搬迁安置点竣工验收全部完成,现已移交到镇(街道)社区,明晰管护责任,促进有效利用;完成对“十三五”所有易地搬迁和避灾生态搬迁项目资金清查,易地搬迁项目资金全部拨付到位,避灾生态搬迁项目资金到户资金已经补助到位,到点资金已兑付80%。抽调干部分两组先后多次对全县16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物业管理、燃气消防、电动车消防安全等进行督促检查。联合消防救援大队在城关街道幸福宜家、富水如意小区等安置点举行了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完成火车站(二期)消防工程并通过验收;结合县“六大专项行动”,在各安置点举行了消防安全培训及警示教育活动,向搬迁户发放《消防安全告知书》,在小区院内、宣传栏、楼梯口、楼层通道等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宣传标语、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提示、三查三清四关、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法律责任的通告、干净小区创建工作倡议书等,发放和张贴各类安全知识宣传单3500余份,有效提升搬迁群众的安全意识。
商南县加快推进“小菜园”项目工程进度,积极推进易地搬迁点车棚充电桩改造工程。将流转的152亩土地,划分1585个地块,每个地块30至40平方米,新建灌溉机井20个、围栏7500米,项目已全部完工,并交付镇村管理,同时搬迁群众已对“小菜园”进行耕种,解决了搬迁户“吃菜难、吃菜贵”问题。为了解决易地搬迁安置点住户停车难、充电难及消防安全隐患,积极争取资金334万元,在全县18个移民安置点建设摩托车车棚1758米、充电桩540个,设置停车位2158个。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和有效管理,进一步补齐移民小区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移民小区居住环境,消除移民小区消防隐患,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积极落实移民干部联系安置点“11133”活动,坚决消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各类安全隐患。先后在试马镇、清油河镇等7个集中安置点推进了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防洪排水和污水管网等补短板建设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47万余元,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小区管理服务水平。
商南县扎实开展“十三五”移民搬迁“回头看”工作,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避灾搬迁工作进行全面“回头看”排查整改。全县1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19个生态搬迁安置点竣工验收全部完成,现已移交到镇(街道)社区,明晰管护责任,促进有效利用;完成对“十三五”所有易地搬迁和避灾生态搬迁项目资金清查,易地搬迁项目资金全部拨付到位,避灾生态搬迁项目资金到户资金已经补助到位,到点资金已兑付80%。抽调干部分两组先后多次对全县16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物业管理、燃气消防、电动车消防安全等进行督促检查。联合消防救援大队在城关街道幸福宜家、富水如意小区等安置点举行了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完成火车站(二期)消防工程并通过验收;结合县“六大专项行动”,在各安置点举行了消防安全培训及警示教育活动,向搬迁户发放《消防安全告知书》,在小区院内、宣传栏、楼梯口、楼层通道等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宣传标语、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提示、三查三清四关、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法律责任的通告、干净小区创建工作倡议书等,发放和张贴各类安全知识宣传单3500余份,有效提升搬迁群众的安全意识。
商南县加快推进“小菜园”项目工程进度,积极推进易地搬迁点车棚充电桩改造工程。将流转的152亩土地,划分1585个地块,每个地块30至40平方米,新建灌溉机井20个、围栏7500米,项目已全部完工,并交付镇村管理,同时搬迁群众已对“小菜园”进行耕种,解决了搬迁户“吃菜难、吃菜贵”问题。为了解决易地搬迁安置点住户停车难、充电难及消防安全隐患,积极争取资金334万元,在全县18个移民安置点建设摩托车车棚1758米、充电桩540个,设置停车位2158个。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和有效管理,进一步补齐移民小区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移民小区居住环境,消除移民小区消防隐患,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积极落实移民干部联系安置点“11133”活动,坚决消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各类安全隐患。先后在试马镇、清油河镇等7个集中安置点推进了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防洪排水和污水管网等补短板建设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47万余元,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小区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