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护航春季开学“第一餐”
文章字数:1065
  本报讯 (通讯员 王爽 田新峰)近期,商南县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提前谋划、积极作为,实施“12235”工作法,全力保障春季开学“第一餐”,确保师生饮食安全、营养、健康。
  抓好“一项学习”,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学前,全县各校园制定了后勤管理及从业人员培训学习计划,组织相关人员系统学习《中央和省、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重要资料提醒汇编》及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印发的《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同时,对后厨从业人员开展实操培训,确保所有环节严格遵照政策规范、操作指引和工作要求,保障“校园餐”安全、卫生、营养。
  健全“两个机构”,强化监督管理。开学前,全县各校园成立了由校领导、后勤财务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的食堂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伙食费标准并公示。开学后,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全流程参与食材采购、陪餐用餐、质量评价、安全检查、成本核算、收支公开等重大事项监督,确保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透明规范。
  严格“两项检测”,筑牢安全防线。严把饮用水安全关,组织全县77所校园在开学前将饮用水(自备水源)送至疾控中心进行水质检测,合格率达100%。同时,落实专人定期对水源和净水设备进行消毒、清洗或更换滤芯,确保师生饮水安全。此外,组织全县300余名食堂从业人员在开学前进行健康体检,确保所有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实行“三方联动”,压实主体责任。开学初,县教体局组织科级领导和干部深入学校,重点对食材配送、存储、加工、学生就餐、领导陪餐、食品留样等环节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压实校园主体责任。同时,成立由县市监局、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联合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明察暗访等形式,对校内外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进行重点督查,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县纪委监委还深入部分学校专题调研“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现场“解剖麻雀”,解决存在问题,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落实“五项措施”,规范管理流程。落实采购管理,全县各校园按照程序将采购方式报县教体局批准后,定期定量采购食材;落实询价定价,各校园会同市场监管所、“两代表一委员”、家长代表等定期联合询价,确保食材价格合理合规;落实食材出入库管理,实行“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确保食材入库、验收、保管、出库等手续齐全;落实食品规范加工管理,严格执行负面清单制度,规范食品加工制作、食品留样等环节,确保全过程监管;落实价格账务管理,建立成本核算机制,合理定价,推行网上缴费,防止膳食经费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