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助残 就业增收
文章字数:1146
2月14日,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的蔬菜大棚里,56岁的陈礼富正在给西红柿苗松土,他边干活边说:“公司很照顾残疾人,重活不让我们干,平时就做些施肥、浇水、除草之类的杂活,在外面找不着这么轻巧的事儿。”
说着,陈礼富指了指耳朵上戴的助听器,之前,他在炼钢厂打工时损伤了听力,不戴助听器就听不清楚,后来左手又烫伤了,这导致他在外寻工时四处碰壁,只得回家务农。2021年,陈礼富无意中看到了陕西润祥龙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聘公告,提到优先录用残疾人就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报名了,没想到就被录用了。“在这儿上班离家近,能照顾家里,我很知足了。”陈礼富笑着说。
和陈礼富一样,在陕西润祥龙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业的残疾人共有13人。该公司负责人游奎说:“近些年,在山阳县残联等部门全方位的扶持下,我们成功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企业的稳步发展。为响应残联‘关爱残疾人,服务残疾人,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的号召,我们优先聘用残疾人,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融入。”
近年来,山阳县残联深入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及市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推进会议精神,以残疾人事业发展为主线,全面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
山阳县依据市上《“千万工程”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市残联分配的扶持人数和补贴资金,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有效带动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
在“百厂百人”就业项目中,山阳县残联对接商洛丰阳坤鹏工贸有限公司等22家社区工厂,扶持164名残疾人就业,补助资金共计164万元。“百村百户”产业增收示范项目中,山阳县围绕特色产业延链强链,扶持128名残疾人发展小木耳、茶叶种植、搞养殖、中药材生产加工营销、菌菇生产加工营销等,补助资金40.52万元。“千村千名”保洁员护林员岗位补贴项目中,山阳县残联与县农业农村局及县林业局、人社局对接,选聘符合条件的190名残疾人任保洁员、护林员,实施岗位补贴,补助资金共计114万元。
按照方案要求,山阳县还实施了“以残带残”就业奖励项目,经过摸底申报、审核验收,确定山阳县绿野仙踪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山阳县盛鸿牧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山阳县圣源林麝养殖专业合作社、山阳县德银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残疾人领办经济实体,共带动26名残疾人就业,分配以残带残就业奖励项目资金25万元。
截至目前,山阳县有就业年龄段残疾人2814人,全部录入残疾人就业信息库。去年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450人,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阳光增收”扶持项目172户,拨付资金25.95万元,实施残疾人就业172人;对符合补助条件的70户残疾人家庭经营项目进行扶持,每户补助5000元;按照相关安排,经过与镇村(社区)沟通对接,在户家塬社区、姚家湾社区、庙台社区、三槐村等5个村(社区)创建助残就业增收服务驿站,补助资金5万元,安置残疾人就业5人。
说着,陈礼富指了指耳朵上戴的助听器,之前,他在炼钢厂打工时损伤了听力,不戴助听器就听不清楚,后来左手又烫伤了,这导致他在外寻工时四处碰壁,只得回家务农。2021年,陈礼富无意中看到了陕西润祥龙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聘公告,提到优先录用残疾人就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报名了,没想到就被录用了。“在这儿上班离家近,能照顾家里,我很知足了。”陈礼富笑着说。
和陈礼富一样,在陕西润祥龙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业的残疾人共有13人。该公司负责人游奎说:“近些年,在山阳县残联等部门全方位的扶持下,我们成功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企业的稳步发展。为响应残联‘关爱残疾人,服务残疾人,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的号召,我们优先聘用残疾人,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融入。”
近年来,山阳县残联深入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及市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推进会议精神,以残疾人事业发展为主线,全面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
山阳县依据市上《“千万工程”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市残联分配的扶持人数和补贴资金,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有效带动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
在“百厂百人”就业项目中,山阳县残联对接商洛丰阳坤鹏工贸有限公司等22家社区工厂,扶持164名残疾人就业,补助资金共计164万元。“百村百户”产业增收示范项目中,山阳县围绕特色产业延链强链,扶持128名残疾人发展小木耳、茶叶种植、搞养殖、中药材生产加工营销、菌菇生产加工营销等,补助资金40.52万元。“千村千名”保洁员护林员岗位补贴项目中,山阳县残联与县农业农村局及县林业局、人社局对接,选聘符合条件的190名残疾人任保洁员、护林员,实施岗位补贴,补助资金共计114万元。
按照方案要求,山阳县还实施了“以残带残”就业奖励项目,经过摸底申报、审核验收,确定山阳县绿野仙踪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山阳县盛鸿牧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山阳县圣源林麝养殖专业合作社、山阳县德银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残疾人领办经济实体,共带动26名残疾人就业,分配以残带残就业奖励项目资金25万元。
截至目前,山阳县有就业年龄段残疾人2814人,全部录入残疾人就业信息库。去年参与残疾人职业培训450人,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阳光增收”扶持项目172户,拨付资金25.95万元,实施残疾人就业172人;对符合补助条件的70户残疾人家庭经营项目进行扶持,每户补助5000元;按照相关安排,经过与镇村(社区)沟通对接,在户家塬社区、姚家湾社区、庙台社区、三槐村等5个村(社区)创建助残就业增收服务驿站,补助资金5万元,安置残疾人就业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