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着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文章字数:1106
本报讯 (通讯员 郝文 梁丽)近日,市卫健委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多说暖心话语、多听患者心声、多为患者答疑、多替患者着想、多给患者便利、多做科普宣讲“六个多”服务,不断优化诊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多说暖心话语。要求医务人员用充满关怀、安慰的话语,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与慰藉,舒缓患者就诊压力;使用鼓励性语言,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增强信心、促进康复。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使用温和、轻柔的语气交流,让其感到温暖。建立暖心话语模板,围绕就诊各种场景,开展沟通技巧培训和日常训练,制定共情式沟通策略。
多听患者心声。要求医务人员主动倾听,给患者足够时间表达,不急于下结论。行政后勤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意见,用点头、微笑等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从提高职业素养、改善沟通能力等入手,耐心倾听患者诉求。通过“院领导接待日”“患者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解决患者诉求。
多为患者答疑。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围绕病情、治疗、检查结果、费用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行政后勤人员在接待患者、处理问题中积极回应,不推诿、不敷衍,要热情礼貌、耐心解释。从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入手,详细耐心解释诊疗方案,妥善应对患者常见咨询。
多替患者着想。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身体、心理、经济等因素,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患者的费用和身体负担。行政后勤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各方面需求,通过培养“同理心”,纾解患者焦虑。
多给患者便利。要求各医院加强就医引导,发挥志愿者作用,主动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陪诊服务。优化空间布局和就医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一站式”投诉处理中心、“一柜通办”中心,让群众少跑路。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改造提升硬件设备,完善便民利民设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就医环境。
多做科普宣讲。要求医务人员围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向患者、家属及大众,多样化开展科普宣讲,提高疾病管理能力和全民健康素养。行政后勤人员围绕报销政策、就医流程等,开展政策解读。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建立院区、科室常态化科普宣教机制,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近年来,市卫健委从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入手,制定出台了“一号管三天”“院领导接待日”“互联网+护理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全市两家三级医院60项检验结果纳入8省区互认范围,24家二、三级医院分别有60项、98项检验结果实现全省互认,“一号管三天”累计减少挂号12.1万人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64.5万元,9家医院就诊卡“清卡退费”579.5万元,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多说暖心话语。要求医务人员用充满关怀、安慰的话语,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与慰藉,舒缓患者就诊压力;使用鼓励性语言,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增强信心、促进康复。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使用温和、轻柔的语气交流,让其感到温暖。建立暖心话语模板,围绕就诊各种场景,开展沟通技巧培训和日常训练,制定共情式沟通策略。
多听患者心声。要求医务人员主动倾听,给患者足够时间表达,不急于下结论。行政后勤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意见,用点头、微笑等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从提高职业素养、改善沟通能力等入手,耐心倾听患者诉求。通过“院领导接待日”“患者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解决患者诉求。
多为患者答疑。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围绕病情、治疗、检查结果、费用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行政后勤人员在接待患者、处理问题中积极回应,不推诿、不敷衍,要热情礼貌、耐心解释。从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入手,详细耐心解释诊疗方案,妥善应对患者常见咨询。
多替患者着想。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身体、心理、经济等因素,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患者的费用和身体负担。行政后勤人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各方面需求,通过培养“同理心”,纾解患者焦虑。
多给患者便利。要求各医院加强就医引导,发挥志愿者作用,主动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陪诊服务。优化空间布局和就医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一站式”投诉处理中心、“一柜通办”中心,让群众少跑路。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改造提升硬件设备,完善便民利民设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就医环境。
多做科普宣讲。要求医务人员围绕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向患者、家属及大众,多样化开展科普宣讲,提高疾病管理能力和全民健康素养。行政后勤人员围绕报销政策、就医流程等,开展政策解读。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建立院区、科室常态化科普宣教机制,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近年来,市卫健委从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入手,制定出台了“一号管三天”“院领导接待日”“互联网+护理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全市两家三级医院60项检验结果纳入8省区互认范围,24家二、三级医院分别有60项、98项检验结果实现全省互认,“一号管三天”累计减少挂号12.1万人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64.5万元,9家医院就诊卡“清卡退费”579.5万元,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