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发芽土豆吃不得
本报记者 马泽平
文章字数:791
  土豆是农村群众越冬必备的食材。随着天气回暖,农村家庭自己贮存的土豆也开始发芽。每年因食用发芽土豆而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轻者上吐下泻,重者危及生命。但记者在农村走访发现,不少群众仍然将发芽的土豆去芽或浸泡后继续食用,这警示我们必须正视发芽土豆的危险性。
  土豆在发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龙葵碱,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生物碱,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破坏。据相关科学研究资料介绍,每100克新鲜土豆中龙葵碱含量约为7至10毫克,而发芽后的土豆中这一数值可激增至500毫克以上,龙葵碱主要分布在土豆的芽眼、芽根和变绿的表皮中。
  食用发芽土豆后的中毒症状通常在2至4小时内显现。初期表现为口腔和咽喉部灼烧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随着毒素吸收,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但在农村,一些家庭主妇明知发芽土豆有毒,还沿用着处理发芽土豆的“偏方”,如削去发芽部分、土豆浸泡、高温烹煮等。这些方法看似合理,实则暗藏杀机。实验证明,即使削去发芽部分,土豆中仍会残留大量龙葵碱;龙葵碱易溶于水,但仅靠浸泡无法彻底清除,浸泡后的水若被误用,反而会造成二次污染;龙葵碱的耐热性极强,普通烹饪温度无法将其完全破坏。
  采访时,有不少群众说,他们每年都食用过发芽的土豆,也没见中毒。这种错误认知,根源在于对龙葵碱毒性的低估,许多人认为少量毒素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却忽视了毒素在体内的累积效应。即使每次摄入量不大,长期食用也会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不要因为节约而冒险食用发芽土豆,毕竟健康无价。
  预防土豆发芽的关键在于科学储存。土豆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4℃左右最为适宜。
  发芽土豆的危险性不容小觑,一时的疏忽或侥幸心理而付出惨痛代价。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日常做起,让我们共同守护餐桌安全,远离发芽土豆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