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品牌
文章字数:927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去年以来,商南县加快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品牌,不断拓展营销市场,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商南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目标,以“三品一标”为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推动名特优新、特质农品等优质化品牌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认证绿色食品6个、特质农产品1个、气候好产品2个。2个茶叶生产基地(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恩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选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农产品品牌(商南泉茗、商南猕猴桃)入选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南茶”“商南香菇”“商南冷泉鱼”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亮丽名片;商南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南县被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商南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商南县持续放大特色产业品牌带动效应,按照“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思路,打造了一批集休闲观光、亲子采摘、科普实践于一体的富水万亩猕猴桃基地、富水茶海公园、试马北茶小镇、城关秦岭茶乡等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积极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新业态,依托茶产业,打造“生态茶城”,建成了商南县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金丝峡镇太子坪村、清油河镇后湾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共培育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商南县通过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基本形成了以茶菌果畜药为主导、其他特色产业为辅助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有生态茶园29万亩,养殖冷泉鱼490万尾、梅花鹿1.2万只,种植食用菌1.1亿袋,茶叶博览馆建成开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商南茶叶被评为“2024年中国气候好产品”,商南鲟鱼、花生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商南被评为“2024年度茶业重点县域”。猕猴桃建园面积3万亩,栽植核桃25.67万亩、板栗33.69万亩,种植中药材4万亩,养殖生猪20万头,养殖禽类500万只,梅花鹿养殖规模西北第一,三文鱼冷泉养殖规模全省第一,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个、产业基地258个,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