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扎实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
文章字数:1301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阮少楠)“以前出远门打工就照顾不到家里,照看家里就挣不到钱。多亏国家的救助政策,让我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日子有奔头了!摘了‘监测户’的帽子,咱更要加把劲,决不再掉队!”3月6日,家住商南县过风楼镇八里坡村的何祥林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将孩子送到5公里外的学校,回家照料好妻子的起居后,便按时赶去家附近的养鸡场从事装卸工作。这是商南县扎实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商南县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分层分类落实救助帮扶措施,有效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商南县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信息,按照困难程度、类型和急难需求,分层分类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按照现行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给予针对性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同时,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坚持“单人保”和“整户施保”相结合,持续推进刚性支出扣减、收入财产豁免、渐退帮扶等政策。加强特困人员政策和照料护理人员责任“双落实”,建立特困人员月探访制度,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
在医疗救助方面,商南县对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给予全额资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其他符合资助参保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给予定额资助。对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按规定给予相应医疗救助。在教育救助方面,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在校学生,采取发放助学金、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贷款以及减免相关费用等方式,给予相应的教育救助。在住房救助方面,商南县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和农村低收入家庭,通过配租公租房、发放租赁补贴或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优先给予住房救助。在就业救助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落实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通过产业发展、劳务输出、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就业帮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引导就业救助对象积极就业。
商南县对遭遇自然灾害的低收入人口,按自然灾害救助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在急难发生地通过临时救助或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
同时,商南县还建立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在政策、对象、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救助需求匹配对接,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样化救助帮扶。积极引导多方力量参与,鼓励开展慈善帮扶,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引导、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财产、开展慈善信托、慈善项目等方式,面向低收入人口开展慈善帮扶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
今年以来,商南县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分层分类落实救助帮扶措施,有效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商南县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信息,按照困难程度、类型和急难需求,分层分类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按照现行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给予针对性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同时,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坚持“单人保”和“整户施保”相结合,持续推进刚性支出扣减、收入财产豁免、渐退帮扶等政策。加强特困人员政策和照料护理人员责任“双落实”,建立特困人员月探访制度,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
在医疗救助方面,商南县对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给予全额资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其他符合资助参保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给予定额资助。对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按规定给予相应医疗救助。在教育救助方面,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在校学生,采取发放助学金、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贷款以及减免相关费用等方式,给予相应的教育救助。在住房救助方面,商南县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和农村低收入家庭,通过配租公租房、发放租赁补贴或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优先给予住房救助。在就业救助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落实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通过产业发展、劳务输出、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就业帮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引导就业救助对象积极就业。
商南县对遭遇自然灾害的低收入人口,按自然灾害救助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在急难发生地通过临时救助或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
同时,商南县还建立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在政策、对象、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救助需求匹配对接,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样化救助帮扶。积极引导多方力量参与,鼓励开展慈善帮扶,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引导、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财产、开展慈善信托、慈善项目等方式,面向低收入人口开展慈善帮扶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