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逐梦春天里 相聚在商洛
——写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女排资格赛商洛赛区即将开赛之际
文章字数:1573
本报记者 陈 波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三月的商洛,桃李芬芳,鸟语花香,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和活力。在这美好的时节,第十五届全运会女排资格赛即将在大美商洛开赛,这既是一场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也是打造赛事名城的重要进阶之路,更是以体育赛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必将在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具有跨文化的传播力。城市借助赛事的东风,也因赛事而精彩。从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提出建设体育强国,明确将体育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市场空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秉持“以赛营城、以赛兴业、以赛惠民”的理念,倾力打造“中国排球名城 国际赛事名城”,不断拓展着“秦岭最美是商洛”的内涵和外延,也让商洛以崭新的面貌展现迷人风采。特别是,随着国际国内大赛接续在商洛成功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商洛这座城市也在体育赛事的“磨砺”中实现华丽蜕变,赛事经济方兴未艾,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态势逐渐显现,一幅生态好、产业兴、城乡美的多彩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办一场赛,兴一座城。从全国青少年U19男排锦标赛到沙排U19世锦赛,从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到世界定向排位赛……过去一年,百余场大型赛事纷纷落户商洛,让世界在商洛看见美丽中国的同时,也激活了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池春水”。在赛事举办期间,政府不遗余力地开展精准营销,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赛事经济活力迸发,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极大地带动了文旅、交通、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以沙排U19世锦赛为例,赛事期间中心城区住宿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0%,餐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商场、超市销量同比增长15%以上。尤其是在“跟着赛事去旅游”等主题营销活动的带动下,全年游客人次、旅游花费分别增长23%、2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
  与此同时,接连不断的高水平赛事的举办,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体育盛宴,而且也激发了全民健身热潮,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可感可及。可以说,商洛以赛事之名,搭建文体旅合作共赢的“舞台”,不仅展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魅力,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事实表明:商洛发展体育产业、打造赛事名城,正当其时、前景广阔!
  因为一场赛,爱上一座城。商洛生态优美,文化厚重,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每逢商洛举办大型赛事,“环境优美”“热情好客”“服务周到”“组织有力”等关键词频频被参赛人员和游客提及,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正如国际排联技术代表莱万·阿赫弗莱迪亚尼所说:“从踏上商洛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被商洛美丽现代的城市环境、热情暖心的周到服务、热火朝天的办赛氛围所震撼,希望商洛能够以举办沙排U19世锦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让美丽商洛走向世界。”大家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掌声,是肯定,更是鼓舞!而这背后却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的实干担当和辛勤汗水。为了打造名副其实的赛事名城,市委、市政府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纵深推进城市更新、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商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乡环境日新又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商洛打造赛事名城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时间不等人,奋斗不薄人。打造“中国排球名城 国际赛事名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不能一蹴而就,而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当每一场赛事“光临”商洛,只要我们把赛场当“考场”,以奋进之姿,拿出“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都是志愿者”的责任担当和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就一定能够将赛事“流量”变成消费的“能量”和经济的“增量”,打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天地,不断开创商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