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花明驿墙
文章字数:1027
城墙把莲湖一分为二,走在城墙上的时候,能把城墙两面湖上的景色尽收眼底。每次沿着青石台阶登上城墙,看到城墙两面水平如镜的湖面,就感觉自己好似登上了一个平平整整的堤岸。自己也想假装正经地念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样的诗,把油腻的身心陶冶一下。
城墙上面的路是用一块块的长条木板拼接而成的。走上去的时候,脚不黏土了,这能不能算是一种提醒人们要能从尘俗当中解脱出来的隐喻?再往前走,一面是青灰色的女墙,一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不论是从女墙的墙垛之间看出去,还是从树木的枝梢之间望过去,看到的都是清汪汪的湖面。湖水清澈,偶尔有涟漪在湖面泛动。四下遥望,波光粼粼。不禁令人想起当年陈子昂登幽州台,所吟唱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游走在城墙上,一手抚摸着凹凸不平的女墙,一边沿着木板铺成的窄路往前走。城墙并不高,走着走着,绕过一个伸到木板路上的歪脖子青槐的时候,不得不低头。歪脖子树斜着身子,占了路的大半。走的时候,需要弯腰颔首,像躲猫猫,脑袋从那粗壮的树干后忽然冒出来了,但身子依然半遮半掩在树干之后。
再往近处看,看到那并不高的城墙上,也建有马面。不过因为城墙总体不高,那马面看着也就没有西安城墙凸出去的马面那么长,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走过去,站在那凸出去的马面上头的墩台上,之前窄窄的木板路,变成了宽展的瞭望台。这样忽然变得宽展的瞭望台,能让自己从容地透过墙上的空隙去俯瞰城墙下那围着湖面砌筑得低低矮矮的民居。遥望矗立在烟火缭绕的民居后面的远山,横陈在蓝天白云下的青山向远处蜿蜒而去。山势高低起伏,郁郁苍苍,像浅斟低唱时律动着的曲谱一般,向远方奔腾而去。
透过那欲遮还羞的女墙看远处那博大宏阔的远山的时候,时间变得幽静绵长,一排排苍郁的枝丫自然地伸向蔚蓝的天空,树荫下的村落安安静静地铺陈在这幅远山环绕、近水悠悠的山水图画上,让观景的人仿佛听到了白乐天的那两句诗:“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
城墙给小城添上了古色古香的韵味,游走在城墙之下,时光仿佛变慢了。慢下来的不仅是时光,还有人们因为看到那横陈在城中央的古建筑,而自觉放慢的脚步。这脚步仿佛踩在记录商洛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丹青史书之上,从而让烟火漫卷的街巷里,也有了阵阵书香的味道。
我喜欢站在城墙上瞭望街景,那里仿佛是贯通古今的关隘。站在城墙上面,我仿若拿到了一张通往过去的通关文牒。空白的文牒上,用风骨遒劲的颜体书法缓悠悠地写着: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城墙上面的路是用一块块的长条木板拼接而成的。走上去的时候,脚不黏土了,这能不能算是一种提醒人们要能从尘俗当中解脱出来的隐喻?再往前走,一面是青灰色的女墙,一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不论是从女墙的墙垛之间看出去,还是从树木的枝梢之间望过去,看到的都是清汪汪的湖面。湖水清澈,偶尔有涟漪在湖面泛动。四下遥望,波光粼粼。不禁令人想起当年陈子昂登幽州台,所吟唱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游走在城墙上,一手抚摸着凹凸不平的女墙,一边沿着木板铺成的窄路往前走。城墙并不高,走着走着,绕过一个伸到木板路上的歪脖子青槐的时候,不得不低头。歪脖子树斜着身子,占了路的大半。走的时候,需要弯腰颔首,像躲猫猫,脑袋从那粗壮的树干后忽然冒出来了,但身子依然半遮半掩在树干之后。
再往近处看,看到那并不高的城墙上,也建有马面。不过因为城墙总体不高,那马面看着也就没有西安城墙凸出去的马面那么长,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走过去,站在那凸出去的马面上头的墩台上,之前窄窄的木板路,变成了宽展的瞭望台。这样忽然变得宽展的瞭望台,能让自己从容地透过墙上的空隙去俯瞰城墙下那围着湖面砌筑得低低矮矮的民居。遥望矗立在烟火缭绕的民居后面的远山,横陈在蓝天白云下的青山向远处蜿蜒而去。山势高低起伏,郁郁苍苍,像浅斟低唱时律动着的曲谱一般,向远方奔腾而去。
透过那欲遮还羞的女墙看远处那博大宏阔的远山的时候,时间变得幽静绵长,一排排苍郁的枝丫自然地伸向蔚蓝的天空,树荫下的村落安安静静地铺陈在这幅远山环绕、近水悠悠的山水图画上,让观景的人仿佛听到了白乐天的那两句诗:“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
城墙给小城添上了古色古香的韵味,游走在城墙之下,时光仿佛变慢了。慢下来的不仅是时光,还有人们因为看到那横陈在城中央的古建筑,而自觉放慢的脚步。这脚步仿佛踩在记录商洛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丹青史书之上,从而让烟火漫卷的街巷里,也有了阵阵书香的味道。
我喜欢站在城墙上瞭望街景,那里仿佛是贯通古今的关隘。站在城墙上面,我仿若拿到了一张通往过去的通关文牒。空白的文牒上,用风骨遒劲的颜体书法缓悠悠地写着: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