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去植树
文章字数:1423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那天晚饭后,儿子告诉我幼儿园组织孩子去凤冠山植树,让我陪小孙女去,我慨然答应了。
翌日一大早,我带着小孙女,提着栽树需要的小铲、水壶,还有自备的小树苗和其他劳动工具,来到凤冠山山门集合地点。我们来时已有好些小朋友和家长等在那儿,他们在一块热议着植树的事。
有一位家长说她和孩子选择“我和小树一起长”标识牌图案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栽树,另一个小男孩在一旁提桶浇水,两个小孩配合默契的图案很好,可孩子硬说不行,原因是树上没有小鸟。她无奈,只好按照孩子的想法画了一只小鸟,孩子还说树底下没有花,又画了一片绿草地,草丛中开了几朵浅红色的花。当她不解地问孩子为啥要添加鸟和花时,孩子却说大自然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美。
不一会儿,参加植树的孩子和家长都到齐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登山步道爬上一个小山坡,来到一块地势比较开阔平坦的地方。我和小孙女选择了一个土质松散好挖坑的地方,我拿过铁铲刚要挖树坑时,一不留神小孙女从我手中抢过小铲,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让家长指导我们栽树,没有让家长替我们栽,爷爷在一边看着我挖坑栽树就行。”
蹲在一旁看着小孙女那圆实的小手拿着小铲“吭哧吭哧”地挖坑,我眼前浮现出了我童年和发小们在丹江河边植树的画面……
那年我刚上小学五年级,春暖花开的一个早读时,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向我们宣布说:“同学们,学校号召我们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大家在家里房前屋后自找地方栽树,每人不少于十棵。”下早读后,我就找到我的那一群发小,商量着如何去植树的事。有的说他家房后有一块自留地可以栽好多树,有的说他家门前有一片菜地可以栽几棵树,有的说他家猪圈旁边可以栽四五棵树。大家都有地方去栽树,我却没有。上课铃响了,我只好闷闷不乐地走进教室,整堂课我也不知道老师讲的是啥内容,一直都在挖空心思想植树的事。下课了,脑子忽然灵光一闪,有了。
好不容易盼到放学,我和他们说一起到丹江河边去植树。我父亲是看护丹江堤防的人,我经常陪父亲一块巡堤看护堤树。每年春天,父亲都要组织乡亲们在那里栽树,他保准会支持我们的。另外,在那里植树,不用毁坏自家庄稼,更重要的是那里也需要栽植杨柳守护河堤,保护我们那河堤内的稻田麦地,守住我们赖以生存的米面粮仓。我的提议,得到发小们的支持。
下午放学后,我们拿着镰刀、䦆头等工具,唱着歌儿蹦蹦跳跳来到约定的地方,大伙按照分工,挖坑的挖坑,砍树枝的砍树枝,提水的提水,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侄子是爬树能手,他自告奋勇要上树砍枝条,邻居家的小雷人廋小一点,就让他在底下整理树枝条,我比较壮实有力气,就负责挖坑,从河边提水。就这样,我们忙活了两三个小时,终于栽好了树。当太阳与西边的雨帽山接吻时,我们凯旋回家了。
我隔三岔五地到我们植树的地方去看,发芽散叶的小树长得非常茁壮。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前的那个下午,我还专程去看了看那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杨树。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离开家乡的第二年夏天,丹江河里发大水,是那一排杨树把力出了,守住了头道摆的安全,护住了河堤内的大块田地,成熟的稻子没有被洪水吞噬……
“爷爷,你在想啥呢?快帮我稳住树苗,让我填土,等一会儿我们就落后其他同学了。”小孙女的叫声把我从遥远的回忆中拽了回来,我赶紧稳住小树苗,小孙女给树坑填土,浇水,挂好写有名字和“我和小树一起长”的标识牌。我还拍了几张小孙女认真栽树的照片,发在家庭群里。老伴看到后,高兴地回复:三月好时光,爷孙植树忙。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翌日一大早,我带着小孙女,提着栽树需要的小铲、水壶,还有自备的小树苗和其他劳动工具,来到凤冠山山门集合地点。我们来时已有好些小朋友和家长等在那儿,他们在一块热议着植树的事。
有一位家长说她和孩子选择“我和小树一起长”标识牌图案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栽树,另一个小男孩在一旁提桶浇水,两个小孩配合默契的图案很好,可孩子硬说不行,原因是树上没有小鸟。她无奈,只好按照孩子的想法画了一只小鸟,孩子还说树底下没有花,又画了一片绿草地,草丛中开了几朵浅红色的花。当她不解地问孩子为啥要添加鸟和花时,孩子却说大自然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美。
不一会儿,参加植树的孩子和家长都到齐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登山步道爬上一个小山坡,来到一块地势比较开阔平坦的地方。我和小孙女选择了一个土质松散好挖坑的地方,我拿过铁铲刚要挖树坑时,一不留神小孙女从我手中抢过小铲,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让家长指导我们栽树,没有让家长替我们栽,爷爷在一边看着我挖坑栽树就行。”
蹲在一旁看着小孙女那圆实的小手拿着小铲“吭哧吭哧”地挖坑,我眼前浮现出了我童年和发小们在丹江河边植树的画面……
那年我刚上小学五年级,春暖花开的一个早读时,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向我们宣布说:“同学们,学校号召我们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大家在家里房前屋后自找地方栽树,每人不少于十棵。”下早读后,我就找到我的那一群发小,商量着如何去植树的事。有的说他家房后有一块自留地可以栽好多树,有的说他家门前有一片菜地可以栽几棵树,有的说他家猪圈旁边可以栽四五棵树。大家都有地方去栽树,我却没有。上课铃响了,我只好闷闷不乐地走进教室,整堂课我也不知道老师讲的是啥内容,一直都在挖空心思想植树的事。下课了,脑子忽然灵光一闪,有了。
好不容易盼到放学,我和他们说一起到丹江河边去植树。我父亲是看护丹江堤防的人,我经常陪父亲一块巡堤看护堤树。每年春天,父亲都要组织乡亲们在那里栽树,他保准会支持我们的。另外,在那里植树,不用毁坏自家庄稼,更重要的是那里也需要栽植杨柳守护河堤,保护我们那河堤内的稻田麦地,守住我们赖以生存的米面粮仓。我的提议,得到发小们的支持。
下午放学后,我们拿着镰刀、䦆头等工具,唱着歌儿蹦蹦跳跳来到约定的地方,大伙按照分工,挖坑的挖坑,砍树枝的砍树枝,提水的提水,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侄子是爬树能手,他自告奋勇要上树砍枝条,邻居家的小雷人廋小一点,就让他在底下整理树枝条,我比较壮实有力气,就负责挖坑,从河边提水。就这样,我们忙活了两三个小时,终于栽好了树。当太阳与西边的雨帽山接吻时,我们凯旋回家了。
我隔三岔五地到我们植树的地方去看,发芽散叶的小树长得非常茁壮。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前的那个下午,我还专程去看了看那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杨树。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离开家乡的第二年夏天,丹江河里发大水,是那一排杨树把力出了,守住了头道摆的安全,护住了河堤内的大块田地,成熟的稻子没有被洪水吞噬……
“爷爷,你在想啥呢?快帮我稳住树苗,让我填土,等一会儿我们就落后其他同学了。”小孙女的叫声把我从遥远的回忆中拽了回来,我赶紧稳住小树苗,小孙女给树坑填土,浇水,挂好写有名字和“我和小树一起长”的标识牌。我还拍了几张小孙女认真栽树的照片,发在家庭群里。老伴看到后,高兴地回复:三月好时光,爷孙植树忙。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