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洛以生态步道织就全民健身网络
文章字数:846
  3月16日清晨,仙娥湖的薄雾还未散尽,生态步道上已响起脚步声。商洛市商州区运动跑步协会会长刘忠良带着商洛爱跑团成员正沿湖滨缓坡向前奔跑。
  “我们每周都会组织环湖挑战赛或环山跑,跑完20公里正好看日出。”刘忠良说,队伍中,既有年轻人也有长者。他们不仅在跑步中锻炼了身体,还找到了友谊,增加了对生活的热情。
  “嘀!当前配速6分半。”68岁的李祥云手上的运动手表响起播报声。他抹了把汗说:“几年前,河边全是坑洼土路,人车混行,那时哪敢想能跑得这么畅快。如今,这里不仅有了生态步道,还配套了多个休息点。”
  观景台上,商洛江山臻境小区居民刘秋娥正对着滨水廊道录制短视频。镜头扫过生态步道、观景台以及远处的博物馆。她边录边说:“曾经的‘堵心路’现在成了‘网红道’。”这条2公里长的滨水廊道现在成了周边居民健身的打卡地。
  近年来,商洛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生态本底,将河道功能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了黄沙河、马莲峪河、南秦河、丹江干流等多个生态修复项目,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刷新城市颜值,让居民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感受自然之美。
  此外,商洛市积极推动体育设施建设和运动项目普及。目前,全市共建成全民健身设施场地2318个,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达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50%,基本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刘忠良的手机里存着8年来的运动路线图。这些轨迹印证着城市的变迁。从绕行建筑工地的锯齿状折线,到贯穿丹江两岸的流畅弧线,这位马拉松达人的记忆与城市更新图重叠。“现在跨河跑个半马,能经过3个湿地公园、5座景观桥。曾经的边角地、废弃地、臭水沟,如今变成了健身公园、生态步道。”刘忠良说。
  商洛市以生态步道织就全民健身网络,并以赛为媒推动“体育+文旅”融合发展。2024年,商洛市举办多项精品赛事。眼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项目资格赛(女子成年组)商洛赛区比赛已开赛,商洛再次迎来“到商洛旅游”与“到商洛比赛”的“交会”。
  (原载《陕西日报》3月25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