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市聚力推进农业农村六项重点工作
文章字数:1187
  本报讯 (通讯员 段光耀)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建设特色农业强市这一目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水平,深入开展“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我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38万亩,实施“一喷三防”“一喷多促”增产措施,压茬种植大豆33.8万亩、油料18.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7万亩,带动粮食单产215公斤以上,实现粮食总产49.5万吨的目标。出台《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加快推广丘陵适用农机,建成3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10个小机具试验点,培育50名“金牌”农机手。
  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成果。我市深化“2244”工作机制,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对象,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人。按照“四个一批”要求,摸清帮扶产业底数,分类建立台账,扎实有序推进。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确保全市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继续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村发展,持续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有序推进新一轮驻村轮换工作,全面加快灾后建设进度。
  全力以赴发展特色产业。我市实施“一县亿业”强县工程,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全力推进食用菌、果业、畜牧业、茶产业、蔬菜、渔业等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乡村赛事、乡村旅游、乡村康养、设施渔业、供港蔬菜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4个以上,确保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全力以赴促进农民增收。我市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康养经济、劳务经济,提高收入水平。抓好商州、山阳、镇安3县55个中央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实现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经济强村”大幅增加。为每个村(社区)再培养1名新型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培育认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在种养、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全链条实现产业增值收益。
  全力以赴建设和美乡村。力争全年建设“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34个、市级重点村100个,建成康养、旅游、宜居乡村313个,确保把86个建制镇镇区全部建成镇域经济中心、生活中心、产业中心。出台《“干净商洛”常态化管理办法》,修改建农村厕所2.2万座以上,确保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8%以上。发挥5个村级跟踪观察点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
  全力以赴深化农村改革。我市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二轮延包试点工作。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整改,有效防范风险、妥善处置问题。严格按照“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要求,规范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民合理需求。实施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项目,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