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南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文章字数:1591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段 钰)“刚来卫生院时,我的身体状况很差,甚至觉得希望渺茫。医护人员一方面及时细致地跟我讲解用药细节,用方言耐心解释病情,制定个性化诊疗计划,另一方面在病床旁鼓励我、照顾我,经常帮我翻身拍背、指导呼吸训练,跟家人一样待我。”近日,历经数周治疗病情好转的李大爷,再次来到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卫生院复诊,并将一面绣着“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郑重交到主治医师张延江手中。这是商南县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加强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生动诠释。
  今年以来,商南县坚持预防为主,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完善以基层首诊为抓手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防、筛、诊、治、管”全链条及覆盖“老、中、青、幼”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保障体系,从源头上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商南县加快构建合理就医和诊疗格局,充分发挥县医院医疗服务核心职能,加强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提升综合救治水平,牵头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推动医共体建设扩面提质增效;突出县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培育优势专科,推广“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让中医更好地融入基层医疗服务;发挥县妇计中心妇幼健康保障核心职能,推动建立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赵川镇、金丝峡镇两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逐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提升镇(街道)卫生院服务能力,有效分流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同时,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村医保障措施,稳定优化村医队伍,创新实施校地合作,分批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补齐128个村(社区)卫生室基础设施短板。
  按照“一院一品一特色”要求,商南县大力发展中医、康复、老年等特色专科,打造“大专科小综合”服务模式,持续强化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标准和制度考核,将心理关爱、口腔健康、营养改善、痴呆防治、听力健康等融入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加强高血压等重点慢性病管理。针对常见多发的“四高九病”,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六个拓展”,年度服务覆盖面再提升1%至3%,为签约慢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以人员、服务、技术、管理为重点,建立名医基层工作站,健全“四个下沉”考核体系,巡回开展“百名医师下基层、服务群众送健康”行动,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县级公立医院向每个镇(街道)卫生院派驻3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每周在镇(街道)卫生院工作不少于3个工作日,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方法,带动镇(街道)卫生院特色科室打造,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大病专项救治、慢性病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精准落实健康帮扶措施,常态化开展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及时发现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底线。构建医共体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制度和流程,统筹推进“中心药房、消毒供应中心”建设,解决基层用药、物品消毒供应。
  商南县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县医院三级医院创建步伐,深入推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行动,优化就诊流程,推动行政村纳入基本医保定点服务范围。县级公立医院探索床旁结算模式,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推进“无陪护”病房模式。深入推进“急诊急救+慢病管理”服务,规范急救操作技能,努力实现县域内急救车辆由县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打造“30分钟”急救圈。以三级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为抓手,落实慢性病防、筛、诊、治、管“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在前期试点村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工作。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全面落实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着力构建预防、治疗、管理一体化防治模式。紧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卒中、恶性肿瘤和慢性肺部疾病,将医疗卫生与慢性病、重大疾病防控相结合,开展连续、协同的健康服务,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