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种植促增收
文章字数:792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连日来,镇安县柴坪镇石湾村的群众正在田地里忙碌,不过他们种的是让自己致富的“金疙瘩”——魔芋。
“经过前期的调研考察,我们发现石湾村有板栗林3000多亩,板栗林里多年的落叶是天然的有机肥,加上这里坡度缓、利水,非常适宜魔芋生长。”镇安县华联农工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洪平一边拿着锄头一边说,“在魔芋种植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住地块选择、肥料选用、种子选择、种植方法、种植时间5个要素,这些种植技术都是经过16年在魔芋产业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魔芋产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在安康魔芋研究院还引进了鞭种(魔芋一代种)。魔芋是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大家要利用房前屋后、板栗林下积极发展魔芋种植,实现致富增收。”
3月31日,石湾村开展了春季魔芋良种繁育种植基地技术培训暨肥料赠予活动,镇安县华联农工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平面对面、手把手进行现场培训、讲解,并为石湾村配送魔芋种150公斤、复合有机肥2吨,100多名种植户直接受益。
“我家有十几亩的板栗林,听组长宣传说村上要搞林下套种魔芋,想着科管板栗林花了不少工夫,要是能再种上一点魔芋,这样不仅能多点收入,还能有效利用土地,一年下来,板栗加上魔芋少说也能收入2000多元。”石湾村七组群众陈益理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石湾村提前着手、积极行动,与企业对接,签订了产业发展合同,得到了送技术、送种子、送肥料全方位支持。全村计划发展魔芋2000亩,其中林下魔芋500亩,建设魔芋一代种种植示范基地30亩,实现魔芋育种、种植立体综合发展。
石湾村魔芋产业的发展,是柴坪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积极谋划,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发展‘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发挥‘土特产’带动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柴坪镇镇长徐鹏说。
“经过前期的调研考察,我们发现石湾村有板栗林3000多亩,板栗林里多年的落叶是天然的有机肥,加上这里坡度缓、利水,非常适宜魔芋生长。”镇安县华联农工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洪平一边拿着锄头一边说,“在魔芋种植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住地块选择、肥料选用、种子选择、种植方法、种植时间5个要素,这些种植技术都是经过16年在魔芋产业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魔芋产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在安康魔芋研究院还引进了鞭种(魔芋一代种)。魔芋是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大家要利用房前屋后、板栗林下积极发展魔芋种植,实现致富增收。”
3月31日,石湾村开展了春季魔芋良种繁育种植基地技术培训暨肥料赠予活动,镇安县华联农工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平面对面、手把手进行现场培训、讲解,并为石湾村配送魔芋种150公斤、复合有机肥2吨,100多名种植户直接受益。
“我家有十几亩的板栗林,听组长宣传说村上要搞林下套种魔芋,想着科管板栗林花了不少工夫,要是能再种上一点魔芋,这样不仅能多点收入,还能有效利用土地,一年下来,板栗加上魔芋少说也能收入2000多元。”石湾村七组群众陈益理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石湾村提前着手、积极行动,与企业对接,签订了产业发展合同,得到了送技术、送种子、送肥料全方位支持。全村计划发展魔芋2000亩,其中林下魔芋500亩,建设魔芋一代种种植示范基地30亩,实现魔芋育种、种植立体综合发展。
石湾村魔芋产业的发展,是柴坪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积极谋划,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发展‘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发挥‘土特产’带动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柴坪镇镇长徐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