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松懈
支晓宇
文章字数:1083
  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还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社会风气和事业发展。只有一刻也不松懈地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严守纪律底线,在常抓常严中筑牢思想堤坝。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在于反对“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我们要反对形式主义,强调真抓实干,杜绝表面文章、虚假政绩;反对官僚主义,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克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作风;反对享乐主义,倡导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不贪图安逸、追求奢华;反对奢靡之风,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
  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松懈,他们嘴上说着“为人民服务”,却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他们认为吃点、喝点是小节,却在小节中模糊了纪律红线。一顿超标的工作餐、一次走过场的调研、一张重复填报的表格,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成为腐蚀作风的“蚁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才能积尺寸之功、筑作风之基。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查处公款吃喝旅游到整治“躺平式干部”,从规范婚丧嫁娶到狠刹升学宴歪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为之一振。然而,“四风”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铁律织密监督网。要通过设立群众举报平台、开展交叉互查、引入大数据监测等方式,让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无处遁形;要用好问责尺子,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对落实规定打折扣、搞变通的严肃追责,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震慑效应;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予以表彰,引导更多人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要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形成发现问题、纠治整改、建章立制的闭环。同时,“关键少数”要坚定信念,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全体党员对标看齐,发挥带动作用。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只有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常抓不懈,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