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商守宋郎中”考
本报通讯员 刘 毅
文章字数:1719
  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邵雍曾卜居商州数年。邵雍(1012—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人,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市)。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宋哲宗元祐年间,被赐谥号“康节”,故又称“邵康节”或“康节先生”。《宋史》有其传记。
  据今存最早的商州旧志——康熙《续修商志·人物志》载:“邵雍,字尧夫,洛阳人。游商,爱南秦川风土,卜居八年。与州守宋郎中友善,时以诗酒酬答。爱天柱之胜,给到户帖,有诗云‘一簇烟岚锁乱云,孤高天柱好栖真。从今便作西归计,免向人间更问津。无成麋鹿久成群,占籍恩深荷使君。万古千秋名与姓,得随天柱数峰存。’一日,州守延赏牡丹。时章惇为商洛令,议论纵横,不知敬先生。先生言:‘牡丹,见蓓蕾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次也;见根蘖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如公所言,知花之次耳。’因陈天人理数之学,一无不验,章始愧服。有《题南秦川》诗,勒《艺文志》。”
  关于邵雍在商卜居的时间及地点等情况,宿儒赵遵礼先生曾撰《邵雍卜居天柱山考证》文(载于2016年7月21日《商洛日报》)详考,兹不赘述。
  康熙《续修商志》中提到,邵雍“与州守宋郎中友善”。而在邵雍留下的与商州有关的数十首诗作中,又多次提到“商守宋郎中”,如《谢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户帖仍依元韵》《和商守宋郎中早梅》《寄商守宋郎中》等,另有《和商守雪霁登楼》《和商守登楼看雪》《和商守雪霁对月》《和商守新岁》等诗作,此“商守”与“商守宋郎中”无疑即康熙《续修商志》中的“州守宋郎中”。那么这个“商守宋郎中”是何许人也?
  “商守”“州守”顾名思义即商州太守,宋代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为知州,称“权知某军州事”,太守为知州的别称。“郎中”是宋代的一种官职,主要指职事人员,称“郎中”意味着此人任商州知州前曾任过郎中一职,那他究竟是谁呢?
  康熙《续修商志·官师志》在宋代的商州知州中仅记“宋郎中”三字,列邵隆之后。乾隆《直隶商州志·职官志》未记其人。今存最早的陕西志——明嘉靖《陕西通志》仅记:“邵雍,河南洛阳人。尝占籍商洛,结庐天柱山,商守给天柱山户帖,与之唱和甚多。”该志名宦及职官部分也未记其人。
  既然几部旧志均说邵雍“与州守宋郎中友善”,过从甚密,又说二人多次以诗作相唱和,那就从与邵雍有关的历史文献中寻找线索。果然,在邵雍之子邵伯温所著的《易学辨惑》中有相关记载:“顷年见章相言,初任商洛令时,郑人宋孝孙为太守。宋与先生有契,分招先生自洛来游商山。惇由是识先生。时预坐席,宋因话洛阳牡丹之盛,未知名品共有几何?惇率尔对曰:‘惇妇家在缑山,故多游洛。所谓牡丹,惇皆识之矣。’宋曰:‘先生洛阳人也。’先生曰:‘洛中识花者三等:有嗅根茎而识花,识花之上也;见芽叶而识花,识花之次也;见花识花,识之下也。如长官,止可谓见花识花者也。’惇固已异其言。宋又言:‘先生《易》学妙于世,不可不传。’先生留商甚久,惇数听余论,知先生为有道者,遂拜之商洛。”以上记载与康熙《续修商志》相吻合,可证其实。文中提到的“章相”即章惇,进士,曾任商洛县令,后官至宰相,故此处称“章相”,由“(章相)初任商洛令时,郑人宋孝孙为太守”可知时任商州知州为“郑人宋孝孙”。
  无独有偶,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的《宛陵先生集》中有一首《送宋郎中知商州》,其诗曰:“商於六百里,太守二千石。地广任亦重,车建旗仍赤。尝闻四老人,采芝留旧迹。古庙藏空山,曾无汉羽翼。其事有图画,家传多典籍。愿君为政闲,案览知畴昔。”诗题后作者自注“孝孙”二字,可知宋郎中为宋孝孙。
  此外,在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的《栾城集》中有一篇《孟德传》(此“孟德”并非曹操,只是禁军的一名士兵),文中有“(孟德)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句,也可知宋孝孙曾任商州知州。
  通过以上三种宋人著作相互印证,可知“商守宋郎中”确为宋孝孙无疑。关于宋孝孙,文献记载甚少,仅知其为北宋大名府肥乡县(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人,以祖宋白(字太素,进士,北宋大臣、文学家,善于属文,学问宏博,三次负责贡举,预修《宋太祖实录》,编纂《文苑英华》等,累迁礼兵二部尚书,谥号文宪)荫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商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