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用陪伴书写敬老“暖心答卷”
支晓宇
文章字数:879
  父母养育子女,用无数个日夜陪伴子女成长:牙牙学语时,父母耐心细致引导;上学读书时,父母风雨无阻接送;感情受挫时,父母无微不至呵护……父母总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子女身上。而当子女长大了,父母却老了,子女展翅高飞了,父母却眼睛花了、行动缓了,身体不再硬朗了,此刻,子女的陪伴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
  有位朋友,她的周末双休日总有一天是留给父母的。一大早她便陪二老逛菜市场买菜,和母亲一起进厨房做饭。午后,或陪老人聊天,或陪他们散步,或陪他们郊游。即便工作太忙,周末不能去父母家,她也会抽时间去探望父母,哪怕只是送去一袋水果、几句家常……
  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印证了:陪伴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付出和复杂的形式,只需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留出时间,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照顾父母的健康,解决生活问题;只需打个电话,耐心陪父母说说话,听听他们的絮叨;只需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拍拍照片,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这些细微而持续的陪伴互动,会让父母在平淡的岁月里不再孤单,感受到在意与牵挂,感受到被需要的温暖。
  更值得借鉴的是另一位朋友家的陪伴“制度”,她们兄弟姐妹会在一周内固定一天,约好一起回父母家吃晚饭,因为周末还要回配偶的父母家相聚,这样双方父母都能照顾到。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在于物质给予,而在于情感交流、在于相处中的点滴互动。儿女陪在身边,父母会更安心,尤其是身体不适或遇到困难时,陪伴会让他们心里更踏实。陪父亲下一盘棋,听母亲唠叨往事,散步时聊聊生活琐事,就像《常回家看看》里唱的,“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这样的陪伴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
  心理学研究证实,情感陪伴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中国老年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定期接受子女情感陪伴的老人,抑郁发生率较独居老人低62%。时光如梭,人生是不可逆的单程旅途,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珍惜与父母相伴的日子,珍惜那些镌刻着温情的日常碎片:春天里一起侍弄的花草,酷暑中的一碗绿豆汤,中秋节共赏的一轮圆月,大雪天相扶走过的街巷……这些重复的日常,让匆匆时光有了温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