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绿水青山促发展 满目新景入画来
——我市加快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
文章字数:1452
  本报通讯员 王 浩 张晓军 陈晓锋
  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近年来,在乡村全面振兴伟大进程中,商洛坚守“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协调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行动,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秦岭山水乡村,沃野田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喜人景象。
  春日里的丹凤县棣花镇许家塬村,草木繁盛,生机盎然。在核桃主题公园,70多名群众正在抢抓有利时机种植粉葛。核桃林下套种中药材,既可以抑制杂草,又能增加土地的使用率。
  “今年,我们在核桃林下套种的中药材有800多亩。9年来,我们通过吸纳附近群众到基地就业,每一年的劳务支出就是六七十万元,能惠及300多户群众。通过流转土地,一年的支出也有100多万元。”陕西天宇润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勇说。
  近年来,许家塬村依托葡萄、核桃、樱桃种植优生区优势,形成了千亩核桃、千亩葡萄、千亩樱桃产业布局,加快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800多户群众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许家塬村党总支书记许建报说:“我们村的定位是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主要有葡萄、猕猴桃、双孢菇、樱桃、核桃等,主要是联合丹凤酒庄、核桃主题公园发展民宿产业。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清明假期,一场“田野风筝季”在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举行。为期10天的风筝季,达人风筝秀、热气球体验、番茄采摘、生态垂钓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超过9万名游客前往观光休闲,带动了乡村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业态的火爆。
  陆家湾村番茄基地采摘园负责人游伟说:“风筝季活动期间,我们园区非常热闹,每天都有数千名顾客前来采摘或者观光。”
  近年来,陆家湾村以农文旅康养为核心,着力打造“和美康养地·恋恋陆家湾”文旅品牌,加快构建三产联动发展格局。目前,已建成农旅康养中心、智能化蔬菜大棚、番茄采摘园、九眼莲及藕田养鱼等特色产业基地,带动经营主体16个,联农带农771户。
  陆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游魁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坚定以农文旅康养为核心的发展路子。接下来,我们计划继续丰富旅游项目,吸引优质的经营主体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把我们恋恋陆家湾的文旅品牌擦得更亮更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清明时节,在洛南县保安镇,前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在这里了解党的光辉历史,聆听革命前辈的感人事迹。
  据洛南县保安镇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车楠介绍,从2024年10月份试运行以来,红色教育基地共接待参观团体375批次,接待散客3000人次,来基地受教育者1万多人。
  红色产业不仅传承了革命精神,更通过文旅融合、产业联动等方式,激活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以来,洛南县保安镇依托洛惠渠和红色教育基地以及4A级景区仓颉小镇,倾力打造仓圣社区手工非遗一条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居民生活。目前,手工非遗一条街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农业原材料手工就业创业基地,带动周边搬迁群众2300多人就近就地就业,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我们将不断做大做强红色文化产业和红色资源乡村旅游,在突出红色革命传统、打造红色特色品牌、拉动地方投资、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持续发力,着力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洛南县保安镇党委书记余艳说。
  我市以“千万工程”为抓手,今年将全面推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衔接并轨,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庭院经济、林下经济,下功夫帮助群众持续增收。积极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创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34个以上,确保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