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片片“绿叶”变“金叶”
本报通讯员 靳天龙
文章字数:1456
  茶香袅袅,茶韵悠悠。春末夏初,走进山阳县户家塬镇,连绵起伏的山峦间,一垄垄茶树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茶园如绿色的绸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近年来,户家塬镇立足当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一片片小小的茶叶,正逐渐成为撬动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生态优势孕育茶叶产业
  户家塬镇地处秦岭南麓,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境内群山环抱,溪流纵横,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这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远离工业污染,孕育出
  的茶叶品质上乘,香气清高,滋味鲜醇。
  “我们这里早晚温差大,云雾多,茶叶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成分丰富,做出的茶口感特别好。”当地茶农老张一边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芽,一边自豪地介绍。凭借着独特的生态环境,户家塬镇茶叶逐渐崭露头角,为
  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近采的都是‘明前茶’,四五万片嫩芽才能制成一斤茶叶,每一片嫩芽,代表着茶农的一次挥手、一次掐摘、一次弯腰,所以显得很珍贵。”陕西秦岭清雅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谢清说。
  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为推动茶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户家塬镇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陕西秦岭清雅茶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建设高端茶园。公司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配套建成茶叶技能培训中心、电商中心,构建起完备的“培训、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带动1246户农户通过产业基地及企业务工年固定增收1.2万元以上,37户农户发展餐饮、从事旅游产品销售等服务业年增收5万元以上。
  在茶园建设过程中,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还能在茶园务工,参与茶苗栽植、除草、施肥、采摘等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前家里的地种些庄稼,收入微薄,现在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有租金,我还能在茶园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块钱,一年下来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村民李大姐笑着说。
  据了解,目前,户家塬镇已完成建园5000亩,带动3105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经济收入。随着茶园进入丰产期,茶叶产量和品质将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的前景更加广阔。
  三产融合激发产业活力
  在发展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基础上,户家塬镇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将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出集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走进茶园,一座古色古香的观景亭矗立在茶园中央,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茶园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一旁的茶文化展示区内,陈列着各种茶叶品种、制茶工具以及详细介绍茶叶历史、文化的展板,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带着家人来这里,既能体验采茶的乐趣,又能品尝到新鲜的茶叶,还能了解茶文化,感觉特别有意思。”来自西安的游客王先生说。每到茶叶采摘季节,茶园里游客如织,热闹非凡,农家乐、民宿等也生意火爆,进一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户家塬社区还坚持统筹推进,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景区周边建民宿”的思路,组建新业态公司,新建茶园配套特色酒店1个、生态河堤休闲长廊5公里、露营基地1个,规划建设高端民宿11家,社区茶山的旅游热度也不断递增,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小小的茶叶,承载着户家塬镇百姓的致富梦想,也见证着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下一步,户家塬镇将继续围绕茶产业做足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让这片绿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带领更多群众走向富裕。”户家塬镇镇长许利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