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丹协作破解农特产品营销难题
文章字数:760
本报讯 (通讯员 瞿舒平 张高)5月7日,笔者从丹凤县委改革办获悉:丹凤县不断深化拓展雨丹协作路径,充分挖掘雨花台区营销资源优势,通过借智营销、借地营销、借网营销三种方式,全力推动丹凤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有效带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雨丹联络组累计促进丹凤农特产品销售2.65亿元;今年一季度,丹凤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总额5500万元,同比增长20%。
借智营销,塑强农特品牌。雨丹联络组引进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团队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材研发团队,培育本土化葡萄新品种13个,改进酿酒工艺、联合研发新产品10个,建立新雨丹中药研究院,发展中药饮片、中药制剂、药食同源等各类产品1180种。从南京引进产品策划、包装、营销团队和外包装生产企业,制定陕西“鼯鼠”养殖标准,协助开发“雨丹”牌药材商标,支持建立秦岭中医药博物馆,设计“农旅融合”线路,提升产品质量,深化品牌内涵。
借地营销,提升品牌声誉。雨丹联络组为企业链接丹凤南京商会和招商联络处等平台资源,与江苏省供销总社、苏合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通过降低租金、免费提供活动场地等方式,加快丹凤农特产品销售门店布局速度,扩大了丹凤产品南京知名度。目前,已在雨花台区天合广场建成雨丹优质农副产品供销服务中心,在南京市开设形象门店3家,举办各类推介会11场次,农特产品入驻天合广场后,1个月内与2家南京葡萄酒经销商、3家供应链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借网营销,拓宽销售渠道。雨丹联络组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基地+平台+网点+物流配送”销售模式。用好“线下网”,组织药材产加销企业到安徽亳州对接中药材市场,探索批发业务。建强“线上网”,联动832等电商平台打造扶贫专区,打通丹凤产品直销江苏渠道,推动中药材加工企业利用互联网医院创建“第三方药房”,打造全国中药代煎“社区店”,链接企业135家、医院34家、诊所65家、中成药厂21家。
借智营销,塑强农特品牌。雨丹联络组引进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团队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材研发团队,培育本土化葡萄新品种13个,改进酿酒工艺、联合研发新产品10个,建立新雨丹中药研究院,发展中药饮片、中药制剂、药食同源等各类产品1180种。从南京引进产品策划、包装、营销团队和外包装生产企业,制定陕西“鼯鼠”养殖标准,协助开发“雨丹”牌药材商标,支持建立秦岭中医药博物馆,设计“农旅融合”线路,提升产品质量,深化品牌内涵。
借地营销,提升品牌声誉。雨丹联络组为企业链接丹凤南京商会和招商联络处等平台资源,与江苏省供销总社、苏合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通过降低租金、免费提供活动场地等方式,加快丹凤农特产品销售门店布局速度,扩大了丹凤产品南京知名度。目前,已在雨花台区天合广场建成雨丹优质农副产品供销服务中心,在南京市开设形象门店3家,举办各类推介会11场次,农特产品入驻天合广场后,1个月内与2家南京葡萄酒经销商、3家供应链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借网营销,拓宽销售渠道。雨丹联络组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基地+平台+网点+物流配送”销售模式。用好“线下网”,组织药材产加销企业到安徽亳州对接中药材市场,探索批发业务。建强“线上网”,联动832等电商平台打造扶贫专区,打通丹凤产品直销江苏渠道,推动中药材加工企业利用互联网医院创建“第三方药房”,打造全国中药代煎“社区店”,链接企业135家、医院34家、诊所65家、中成药厂2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