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聚能攻坚筑高地 链群融合攀新高
——2025年上半年商洛经开区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文章字数:3968

    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部鑫兴鸟瞰图

    迪升光电玻璃原片

    煌朝真空玻璃项目车间

    陕西煌朝鸟瞰图

    商洛经开区规划展览馆

    全自动丝印机

  5月的商洛经开区,草木葱茏,生机勃发,处处洋溢着大干项目、快上项目的浓厚氛围。智能车间机器轰鸣:迪升光电公司的智能光电显示面板生产线开足马力,卫洛乳制品加工项目生产线加紧转动调试……作为我市高质量项目建设的“新战场”,这个年轻的省级经开区从区县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破题开路,到产业聚链成群的强势崛起夯基垒台,从双轮驱动的强劲动能持续释放,再到项目攻坚的全面突破积厚成势,这片土地已然成长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
  站在蓄势突破的关键节点,商洛经开区紧扣“加快提能级、打造增长极”总目标,充分发挥与洛南县“区县融合、一体发展”体制优势,以“园区提标扩容、产业提档升级”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培育产业聚链成群,全面开启以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征程。如今,一个以“硅钼新材料为首位产业,健康食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主导产业,新型储能为战兴产业”的“1+3+1”产业体系布局初具规模,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书写着新时代乐章。
  数据无言,奋进有声。一组组攀升的数字,正是商洛经开区“聚能攻坚”最生动的注脚。今年,商洛经开区安排实施重点项目26个,其中,18个新建项目有9个开工建设,8个续建项目有5个基本建成。签约落地电子信息制造项目4个,签约新材料项目1个、先进制造业项目1个、健康食药项目2个,新一轮发展热潮正蓬勃兴起。
  破局:区县协同 重构全新格局
  独行快,众行远。商洛经开区以“区县融合”破题,一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变革正蓬勃上演。
  5月9日,在商洛经开区迪升光电的全自动丝印车间,光电显示面板在智能机械臂下完成微米级加工,折射出跨区域协作的光芒。“从山东曹县到商洛经开区,企业产能提升40%的背后,靠的是‘区县融合’的体制优势。”总经理王小钊的话语,揭开了经开区与洛南县“一家人、一条心”的协作密码。
  王小钊介绍,2024年企业面临扩产需求时,经开区与洛南县迅速联动,不仅通过定向招聘解决40多人用工问题,更牵线搭桥促成其与园区内中视商显、世泰信科技等企业建立上下游配套关系,构建起“玻璃盖板—触摸屏—智能终端”的全产业链闭环。
  作为全省首个探索“区县融合”的经开区,这里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构建“市区共建、区县一体”发展模式:洛南县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和3000亩青储饲料种植区;经开区聚焦工业制造,建设2.6万平方米智能化厂房及配套冷链物流设施。这种“养殖在洛南、加工在经开、销售在全省”的三产融合模式,让“洛南奶源”变身为“商洛品牌”,带动3000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顶层设计的“先手棋”激活协同发展“强磁场”。项目建设上成立保障专班,每周召开联席会议,创新“双包抓”责任机制,每个重点项目由区县领导共同包联,享受“政策叠加”红利——迪升光电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3个月,刷新了“经开速度”。
  数据印证着协同效应:“十四五”以来,经开区累计落地跨区域协作项目47个,带动投资超50亿元;迪升光电等9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卫洛乳业等5家健康食品企业集聚发展,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零的突破,形成10亿元电子信息和3亿元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区县融合不是简单的地理叠加,而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系统工程。”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彭书旺表示,通过土地、劳动力、政策等要素的跨区域配置,商洛经开区正成为东部企业入陕目的地和区县协同的“示范样板”。
  聚变:链式思维 锻造产业脊梁
  从一片空白到百亿级产业集群,商洛经开区以“链群思维”谋篇布局,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迈向“协同共赢”,挺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脊梁。
  在迪升光电企业展厅,智能手机玻璃盖板、车载中控显示模组、军工级通信设备贴片等产品琳琅满目。“这些小尺寸玻璃盖板年产量突破3000万件,适配华为、小米、苹果等头部品牌;大尺寸车载贴片已进入中视商显等企业供应链,形成‘本地研发—本地生产—本地配套’的全链条。”厂长邱红普介绍。
  如今,依托光电科技产业园的集群效应,光电显示面板、TP触摸屏等智能制造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中视商显负责人李海卫感慨:“迪升光电提供的稳定玻璃盖板供应,让我们物流成本降低30%,得以聚焦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目前,经开区9家电子信息企业协同发力,年产值突破5亿元,填补了商洛市该领域的产业空白。
  在卫洛乳业智能化生产车间,2条液奶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低温酸奶发酵罐、超高温灭菌设备等“硬核”装备有序运转。项目以“1+50+3000+3000+300+5+1000”模式构建全产业链:1个核心企业带动50个村发展青储饲料种植,联动3000户农户,实现年增收3000万元,养殖场及乳制品生产厂带动就业300人,同时拉动饲料加工、冷链物流等5大关联产业发展,预计年增财政收入1000万元。“我们不仅填补了陕南乳制品加工的空白,更通过‘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闭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企业负责人沈浩说。
  与此同时,总投资13亿元的西部鑫兴钼铼新材料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当中,总投资12亿元的中玻TCO特种玻璃项目即将启动建设。随着煌朝真空玻璃项目建成投产,中泰等硅材料企业稳定释放产能,一条“原矿—石英砂—平板玻璃—真空玻璃—系统门窗”的完整产业链条已然成型。
  如今,经开区坚持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全链打造,立足硅基新材料、健康食药(大健康)、电子信息制造、新型储能等“四大产业链”方向,与中能建、中建材、中国玻璃、陕玻协会、重药、陕投以及高校合作,谋划硅钼产业创新聚集区项目40个,秦岭中药材大健康全产业链项目20个,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链项目19个,新型储能产业链项目14个。
  突围:双轮驱动 激活要素活水
  招商引资引源头活水,招才引智育创新沃土。商洛经开区以“双招双引”为引擎,推动项目与人才“双向奔赴”,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深圳到商洛,经开区与洛南县的‘共同招商’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诚意。”深圳坤盛达项目负责人袁静介绍,企业不仅享受了厂房租金减免、设备补贴等政策,更通过经开区与高校合作的“订单班”,快速招到20余名本地技术工人。这种“外引项目、内育人才”的双向发力,正是经开区破解招商引才难题的关键密码。
  在招商引资端,商洛经开区以“梧桐树”般的营商环境广纳“金凤凰”。既瞄准央企领投的“大象军团”,也培育产业配套的“蚂蚁雄兵”,总投资56亿元的中能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便是“链主”招引的典型成果。为提升招商精准度,经开区严格落实亩均投资、产值“三五标准”,算好“效益四账”,创新链式招商、以商招商等“五种方式”,严把项目筛选“五个关口”,坚决杜绝“六类项目”,实现招商全流程闭环管理。
  在人才培育端,经开区坚持“内外兼修”。与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创建秦创原硅钼产业创新聚集区,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个、科技型企业3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零的突破。迪升光电联合高校开发的AI视觉识别程序,将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6%;卫洛乳业与南京卫岗乳业共建研发中心,推出富硒酸奶等六大系列产品,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护航企业落地生根,经开区推出“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组建领办代办服务团队,提供从证件办理到法律咨询的全链条服务,今年已为10余户企业代办80余项业务;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开发设备抵押贷等金融产品,打造“金融信用、融资便利、投资放心”三大服务专区;出台“亲”“清”政商交往“双十条”,开放公用设施,组织企业交流活动,营造互利共赢的发展生态。正如亿志鑫业负责人陈金寿所言:“在这里,我们感受到高效服务与人性化关怀,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攻坚:机制护航 刷新经开速度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确保重点项目高效落地、快速推进,经开区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套定制方案、一本进度台账,实现全流程跟踪服务。
  在卫洛乳业厂区,智能化冷库等已建成,厂区外35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设施等12个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投用,为企业投产筑牢保障。这种“硬件+软件”协同发力的服务体系,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店小二”式贴心:迪升光电落地时,经开区协调解决用工、物流等8个难题;卫洛乳业建设中,专班全程代办21项审批手续,审批时间压缩60%。
  制度保障是项目推进的“压舱石”。经开区出台《采购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措施,严格践行项目建设“五制”要求,从设计预算到招标决算,全流程依法依规操作。同时建立风险排查机制,谋事在前、防患未然,为项目落地筑牢安全防线。
  在迪升光电半成品加工车间,五轴联动激光切割机以微米级精度雕琢玻璃原片,日均产出突破10万片;卫洛乳业产线设备开足马力高速运转,日产乳制品10万盒。机械臂精准起落的嗡鸣、传送带持续运转的律动,交织成激昂的生产进行曲。从精密电子元件的“智造”到民生乳品的“质造”,经开区企业以分秒必争的劲头、精益求精的标准,将技术精度转化为产能速度,用火热的生产场景诠释着“经开速度”的澎湃动能,让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在每一次设备启停间强劲跳动。
  数据是实干的最好注脚:“十四五”以来,经开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3个,总投资147.96亿元,完成投资33.54亿元;2024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上半年、下半年分别斩获第一、第二名,管委会荣获市政府202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今年1—4月份,预计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招商引资实际使用内资增长238%。实现首季“开门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商洛经开区正以“聚能攻坚”的奋进姿态、“链群融合”的产业生态、“区县联动”的协同优势,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未来,经开区将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更深层次优化营商环境、更实举措激活创新动能,奋力打造科技支撑、创新引领、改革驱动、开放赋能、人才汇集的高能级承载平台和高质量发展引擎。
  (本报记者 张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