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搏浪“千帆竞” 奏响发展最强音
文章字数:5145






连日来,商州区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施工现场忙碌而有序,机械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项目建设“交响乐”。工人们以只争朝夕的劲头,铆足干劲加油干,开足马力促进度,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从机器轰鸣的缘聚臻创、加紧建设的锌基合金,到匠心工艺的现代家居智能制造,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生产场景。工业园区里日新月异,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处处跳动着奋进的脉搏,时时涌动着建设的热浪……
蹄疾步稳谋新篇
今年以来,商州区以蛇行千里的劲头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大力实施园区提升、工业倍增、乡村振兴、城市品质提升、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五大工程”,积极打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文化旅游、建材家居“五大产业集群”,坚持把项目作为“硬支撑”、把环境作为“软实力”、把作风作为“强动能”,带着青山绿水的“好颜值”和资源富集的“好价值”,抓住高铁时代的“新机遇”和蓄势待发的“新活力”,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39.298亿元,增长6.2%,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截至4月底,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2%,限上社零总额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95%。截至4月底,全区126个重点项目(新建85个、续建41个),已开工项目89个,开工率70.6%,完成投资11.3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已纳统项目32个。其中,1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91%;15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10个,完成投资2.2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8.67%。
一个个亮眼的数据,无不昭示着商州区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创新创造成果丰硕,各行各业蒸蒸日上,稳进增效、改革突破、惠民强企的“商州景观”生机盎然、前程似锦。
标杆引领立潮头
立足“早”和“快”,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关乎全局。商州区建立完善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现场观摩等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督查检查、督导评估、反馈整改闭环机制,定期召开推进会、调度会、座谈会,做到定期调度、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制定印发《商州区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2025行动方案》《关于做好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前期项目推进工作的通知》《关于区级领导包抓“三个十大”重点项目的通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确保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扎实有序推进。
抢抓机遇谋项目,千方百计抓项目,全力以赴促项目,这是商州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醒目特征。
走进陕西缘聚张宏超肉夹馍超级工厂,一袋袋面粉进入料箱后,经过机器和面、滚揉、切割、卷筒等一系列工序,一个个饼胚从生产线缓缓流出……工人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着作业。该项目是陕西缘聚在陕建设的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工厂,是抢抓西商融合发展机遇,招引的工业化、智慧化、品牌化的食品加工标杆企业,更是全力打造全国陕菜商州“智”造的西商协作示范引领项目。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主要生产潼关饼胚、腊汁肉、油泼辣子等产品,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税收1192万元,带动当地百余人就近就业。
4月22日,在陕西缘聚张宏超肉夹馍超级工厂投产仪式暨首届陕西商洛小吃生态大会上,陕西缘聚张宏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优说:“此次投产的肉夹馍超级工厂是陕西缘聚张宏超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第3家工厂,面积达1.1万平方米,每天可生产50万张饼胚、30吨腊汁肉、10吨臊子肉、10吨油泼辣子,可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让更多人品尝到正宗的陕西味道。”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管理于一体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陕西缘聚张宏超食品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便以“让世界爱上陕西味”为使命,深耕肉夹馍、油泼面、油泼辣子等陕西小吃的研发与生产。2017年,公司研发出全国首台潼关饼生产线,不仅实现了潼关饼从手工到工业化的跨越,更让“十万级净化车间”每日产出50万张饼胚、16万片速冻面胚,让传统面食走向标准化、规模化。
近年来,商州区积极抢抓西商融合发展机遇,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理念,全力构建“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建材家居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建材家居产业链形成了以众合森工、岭南佳泰为龙头,速友建材、木意世家等企业协同联动、集群发展新格局。2024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8.3亿元,带动就业1200余人。
为进一步壮大建材家居产业链,商州区谋划建设了现代家居智能制造生产项目。该项目由商洛木意世家木业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5亿元,建成实木家具等生产线5条,于2024年8月开工建设,2025年5月1日正式投产。
来到项目现场,“努力让我们的家居成为您最想回家的理由”标语在厂区显得尤为醒目,这正是木意世家对消费者的初心与承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调试,数控雕刻机、数控下料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有序运转,黑檀木、北美胡桃木、美国白蜡木等优质进口木材在原材料仓储区整齐码放。
在一楼免漆板式车间,操作手程秀兵正在利用数控浮雕机加工制作精美的家具配件。他介绍,数控浮雕机可根据电脑编程样式,精准雕刻家具中的浮雕、立体工艺品等,让每件家具都兼具美观与品质。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采用优质进口木材和环保板材,引进国际先进数控设备,确保产品精度和品质,且所有环保材料和工艺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企业拥有专业设计团队,将现代居住需求与古典实木榫卯工艺相结合,推出黑檀新中式家具和黑胡桃现代实木家具两大产品体系,适配老中青各年龄段的家装需求。
“我们专注于实木整装、实木家具、全屋定制三大核心领域。”公司相关负责人田存金介绍,以新中式客厅组合沙发为例,采用模块化设计搭配可拆卸榫卯结构,既满足了人们对空间的灵活需求,又融入了传统回纹雕花元素,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个性化的体验。
“木意世家项目的落地,补齐了园区实木家居整装的产业链条。”商州区县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包抓项目干部王力表示,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创造百余个就业岗位。在已经建成的产品展示体验馆,消费者也能够近距离感受实木家具的匠心工艺,体验高品质家居生活。
锌基合金项目作为商州区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重点建设工程,被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和苏陕合作项目盘子,于2024年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58亿元,预计年产值18亿元,亩均产值6500万元,可实现税收2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个。项目于今年1月份正式投产,目前产品主要供给陕钢、龙钢等省内钢铁企业;产能释放后,可远销宝钢、东南新材等华南、华北、东北区域市场,逐步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国内统一大市场。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电解—熔化—合金浇铸工艺,布局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压铸合金和热镀合金等锌基新材料,实现了产品由初级冶炼的锌锭向锌基合金深加工延伸。
该项目是商州区推进“工业转型强区”、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也是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扩大供应链,打造“全国高端锌基材料供应基地”的支撑项目。按照陕西有色集团“大抓项目、首抓项目、紧抓项目”总体要求,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有色金属高新名片为目标,以锌基合金项目为突破口和着力点,让电锌及锌合金总产能成功迈入30万吨锌冶炼行列,开启了陕西锌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精准落子布新局
项目云集,非一日之功。每个项目成功落地的背后,都凝聚着全区上下真抓实干、务实重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汗水和心血。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商州区建立健全“456+X”招商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和招商队伍建设若干措施》,适应招商引资新形势,进一步强化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选派新一轮4支专业招商队伍常驻长三角、珠三角。加大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力度,区级领导带队开展招商25次,成功举办第四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举办“春来早游商州”系列文旅活动,实际使用内资6.5亿元、增长46.8%。缘聚臻创食品加工、面食生坯自动化生产线等一批新落地项目建成投产。今年以来,商州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4.35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核准、备案手续的项目2个,总投资1.5亿元,已开工建设的项目2个。累计申报争取各类资金项目78个,资金需求27.8亿元。截至目前,已下达项目5个,下达资金4575万元,已通过国家审核项目32个,待下达资金4.44亿元。
有效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
敢想敢谋,善争善跑。截至4月底,商州区围绕五大产业集群新谋划项目268个,总投资479亿元。其中谋划上报“两重两新”项目7个、总投资4.13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24个、总投资20.48亿元,专项债券项目48个、总投资17.3亿元,省级专项资金项目27个、总投资13.08亿元。已通过中央和省评审项目47个,预计下达资金12.53亿元。这些数据,折射出商州以有效投资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商州区建立项目谋划“月调度、季督查、年评比”工作机制,组建项目谋划专班,引“外脑”、借“外力”,跨部门、跨镇办,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项目谋划,每月召开谋划会议,每月调度通报项目谋划情况,加强谋划督查督导,健全完善谋划推进机制。聚焦高质量发展,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市场方向和资金投向,商州区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扩大更有效益的投资。
深化与高新区协同融合,推进工业投资增长124.4%,锌基合金、浙交秦新、缘聚臻创、木意世家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电厂二期、比亚迪576万气囊、东翔铸件等扎实推进。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强区,冷水鱼深加工、稻虾养殖等87个乡村振兴项目和44个灾后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高铁康养新城、丹江宿集、江山康养服务中心等40个康养项目进展顺利。
民生产业共融合
项目筑基,以硬核投入激活发展动能。打好“八场硬仗”,项目是核心引擎。商州区以“六库两线一码”智慧化管理平台为依托,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全周期落地。高铁康养新城一期建设项目加速推进,打造“高铁+康养+产业”融合示范区。龙桥片区综合治理项目通过环境整治、路网优化,重塑城市东门户形象,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食品产学研示范基地水产品加工项目引入智能化生产线,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这些项目不仅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
民生为本,以攻坚实效托举幸福底色。“硬仗”的落脚点始终在于民生福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以“前瞻性布局、数字化服务”为核心理念,融合图书馆、非遗展馆、文艺创作空间,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年可服务群众50万人次,填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白;托育中心项目规划建设普惠性托位,破解“带娃难”民生痛点;贺咀棚改安置房建设项目,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跨越。安居巷片区环境综合提升项目通过历史街区修复、业态升级,激活城市“微更新”活力。
产城融合,以创新思维重塑发展格局。商州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城乡样板,以突破性举措破解山区发展桎梏。张峪沟户外营地项目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建设露营基地、公共服务区,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稻花香里田园综合体项目整合农耕体验、民宿集群,打造“农业+旅游+生态”融合样板,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高铁康养新城安置房项目创新“以产促城”模式,形成“人城产”良性循环。
生态赋能,以绿色转型绘就发展底色。商州区将生态治理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龙桥片区环境整治项目极大改变东门户区面貌,与东龙山公园相融合,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食品产学研基地正在形成集育苗养殖、精深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冷水鱼全产业链条。张峪沟项目通过植被修复、低碳设施建设,打造“无痕山林”示范标杆。
机制护航,以协同合力激活攻坚效能。社区智慧化物业服务指挥中心创新“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民生诉求响应率。商州区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将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形成清单,每项工作实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整体提升。同时,建立“专班对接+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将项目用地预审、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时限压缩60%。“跨区通办”“容缺受理”和“简化验资”等创新举措全面推行,集中办件效率进一步提升。
从高铁康养新城的产城蓝图到张峪沟的户外营地活力,从稻花香里的田园诗画到安居巷的烟火焕新,项目攻坚的“作战图”正加速转化为“实景画”,全区正以项目建设的轰鸣声,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跃动的音符,共同奏响了商州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旋律。商州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商州新篇章。
(焦丹龙 杨永良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