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唱响秦岭南北
文章字数:1208
近日,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商洛花鼓《主角》剧本研讨会在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举行。这场研讨不仅是对剧本的深度打磨,更是商洛花鼓创作演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商洛素有“戏剧之乡”美誉,其代表性地方戏商洛花鼓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民间根基深厚。近年来,以《月亮光光》《若河》为代表的花鼓大戏走出陕西、唱响全国,让这一地方艺术成为商洛闪亮的文化名片。
花鼓越唱越有戏
今年1月,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获奖剧目——商洛花鼓现代剧《若河》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全神贯注,直至谢幕时,掌声持续长达15分钟。这场演出,正是商洛花鼓迈向全国舞台的精彩缩影。
作为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戏剧,商洛花鼓由“筒子戏”“八岔戏”“小调戏”发展而来,曲调高亢明快,被称为戏曲音乐中的“活化石”。“最初,商洛花鼓以小戏、地摊子戏形式存在,多是小腔小调、简短剧目。”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淼介绍,“我们不断挖掘整理,融合多元音乐与表演形式,才将其发展为如今的大型剧目。立足本土、创作精品,传承特色文化,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
以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长徐升莲为原型创作的《若河》,自2022年首演后便备受关注。2024年,该剧作为“廉洁文化商洛行”精品剧目开启巡演,用动人的花鼓唱腔传递传统美德与文明乡风,所到之处收获无数掌声与感动。
近年来,《月亮光光》《情怀》等现实题材花鼓剧目多次赴上海、湖南、浙江等多地巡演,广受好评。部分剧目更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让世界领略中国传统艺术魅力。“我们将融合现代舞台技术与叙事手法,推出更多精品,擦亮商洛花鼓这一文化品牌。”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德峰表示。
露天舞台连万家
“白天不唱吃不下饭,夜里不唱睡不着。太阳月亮笑呵呵,花鼓伴我走商洛。”这句商洛花鼓《花鼓伴我走商洛》的唱词,道出了当地人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为推动商洛花鼓“飞入寻常百姓家”,商洛推出“商洛周周有戏看”和中心城区公园广场“2+N”常态化惠民演出活动。自2023年7月启动以来,“商洛周周有戏看”以商洛花鼓、道情、秦腔等传统剧种为核心,融入创新元素,累计演出超百场,吸引约40万人次观看。活动不仅覆盖商州城区,更延伸至周边乡镇,让群众近距离感受花鼓魅力。
据商洛市文旅局介绍,2024年,该活动计划推出17部原创及改编大戏、48个折子戏和小戏,涵盖革命历史、乡村振兴等多元主题,《主角》《福寿图》等花鼓剧目将轮番登场。“这个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让年轻人记住了文化根脉。”一位戏迷在社交平台留言道。
此外,商洛花鼓借力文旅融合,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西安至商洛城际列车开通时,“把商洛唱给你听”演唱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唱响;新春演唱会、高校推介会等近20场活动,让花鼓戏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我们将持续培养戏曲人才,提升剧目质量,扩大惠民演出规模,让商洛花鼓既得到了专业认可,又扎根百姓生活。”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巩文超说。 (转自2025年5月6日《中国文化报》)
商洛素有“戏剧之乡”美誉,其代表性地方戏商洛花鼓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民间根基深厚。近年来,以《月亮光光》《若河》为代表的花鼓大戏走出陕西、唱响全国,让这一地方艺术成为商洛闪亮的文化名片。
花鼓越唱越有戏
今年1月,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获奖剧目——商洛花鼓现代剧《若河》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全神贯注,直至谢幕时,掌声持续长达15分钟。这场演出,正是商洛花鼓迈向全国舞台的精彩缩影。
作为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戏剧,商洛花鼓由“筒子戏”“八岔戏”“小调戏”发展而来,曲调高亢明快,被称为戏曲音乐中的“活化石”。“最初,商洛花鼓以小戏、地摊子戏形式存在,多是小腔小调、简短剧目。”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淼介绍,“我们不断挖掘整理,融合多元音乐与表演形式,才将其发展为如今的大型剧目。立足本土、创作精品,传承特色文化,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
以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长徐升莲为原型创作的《若河》,自2022年首演后便备受关注。2024年,该剧作为“廉洁文化商洛行”精品剧目开启巡演,用动人的花鼓唱腔传递传统美德与文明乡风,所到之处收获无数掌声与感动。
近年来,《月亮光光》《情怀》等现实题材花鼓剧目多次赴上海、湖南、浙江等多地巡演,广受好评。部分剧目更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让世界领略中国传统艺术魅力。“我们将融合现代舞台技术与叙事手法,推出更多精品,擦亮商洛花鼓这一文化品牌。”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德峰表示。
露天舞台连万家
“白天不唱吃不下饭,夜里不唱睡不着。太阳月亮笑呵呵,花鼓伴我走商洛。”这句商洛花鼓《花鼓伴我走商洛》的唱词,道出了当地人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为推动商洛花鼓“飞入寻常百姓家”,商洛推出“商洛周周有戏看”和中心城区公园广场“2+N”常态化惠民演出活动。自2023年7月启动以来,“商洛周周有戏看”以商洛花鼓、道情、秦腔等传统剧种为核心,融入创新元素,累计演出超百场,吸引约40万人次观看。活动不仅覆盖商州城区,更延伸至周边乡镇,让群众近距离感受花鼓魅力。
据商洛市文旅局介绍,2024年,该活动计划推出17部原创及改编大戏、48个折子戏和小戏,涵盖革命历史、乡村振兴等多元主题,《主角》《福寿图》等花鼓剧目将轮番登场。“这个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让年轻人记住了文化根脉。”一位戏迷在社交平台留言道。
此外,商洛花鼓借力文旅融合,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西安至商洛城际列车开通时,“把商洛唱给你听”演唱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唱响;新春演唱会、高校推介会等近20场活动,让花鼓戏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我们将持续培养戏曲人才,提升剧目质量,扩大惠民演出规模,让商洛花鼓既得到了专业认可,又扎根百姓生活。”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巩文超说。 (转自2025年5月6日《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