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坡村党建领航拓富路
文章字数:1108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阮少楠)近日,走进商南县过风楼镇八里坡村的生态养殖基地内,一尾尾黝黑发亮的黑鱼苗在圆桶中欢快游动,饲养员忙碌地穿梭其间。这是过风楼镇、商南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联合八里坡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黑鱼养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4月中旬,载着7万尾黑鱼苗的运输车跨越千里抵达八里坡村。为确保鱼苗成活率,村“两委”迅速行动,党员干部主动带头,与村民一起连夜奋战。清理池塘、消毒水体、调节酸碱度……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党群的心血。
“鱼苗对水温、溶氧量要求高,我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党员更是冲在前面,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八里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冬平感慨地说。
长期以来,八里坡村村集体面临产业单一、资源匮乏的困境,如何破局成为摆在村党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寻找发展良方,今年3月,在过风楼镇包村领导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党员干部为骨干的考察组,奔赴山东省潍坊市,深入多家规模化黑鱼养殖企业开展学习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党员干部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交流,详细了解黑鱼苗种选育、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还走访了上下游加工企业。
“山东的黑鱼产业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每亩效益可达3万元以上,这样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八里坡村党支部书记陶兴宏在考察总结会上说。
经过充分调研和综合评估,考察组与山东某水产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该公司提供优质鱼苗、技术指导和保底回收,有效解决了村民“不敢养、不会卖”的后顾之忧。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八里坡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可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让黑鱼养殖项目顺利落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负责日常喂养,每月工资3000元,年底还有分红!能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叶庆怀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落地只是开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八里坡村党组织立足长远,精心规划“三步走”战略,为黑鱼养殖产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强化技术支撑,村党支部积极对接山东专家,邀请他们定期到村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选拔村里的年轻党员和致富能手,培养本地技术骨干,让技术扎根乡村,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为完善养殖供应链,村党支部积极谋划建设冷链仓储设施,用于冷冻保鲜养鱼所需肉料等物资,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打造特色品牌,村党支部牵头注册“生态黑鱼”商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新媒体运营方面的优势,通过自媒体等电商平台拓宽销路,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月中旬,载着7万尾黑鱼苗的运输车跨越千里抵达八里坡村。为确保鱼苗成活率,村“两委”迅速行动,党员干部主动带头,与村民一起连夜奋战。清理池塘、消毒水体、调节酸碱度……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党群的心血。
“鱼苗对水温、溶氧量要求高,我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党员更是冲在前面,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八里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唐冬平感慨地说。
长期以来,八里坡村村集体面临产业单一、资源匮乏的困境,如何破局成为摆在村党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寻找发展良方,今年3月,在过风楼镇包村领导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党员干部为骨干的考察组,奔赴山东省潍坊市,深入多家规模化黑鱼养殖企业开展学习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党员干部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交流,详细了解黑鱼苗种选育、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还走访了上下游加工企业。
“山东的黑鱼产业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每亩效益可达3万元以上,这样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八里坡村党支部书记陶兴宏在考察总结会上说。
经过充分调研和综合评估,考察组与山东某水产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该公司提供优质鱼苗、技术指导和保底回收,有效解决了村民“不敢养、不会卖”的后顾之忧。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八里坡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可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让黑鱼养殖项目顺利落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负责日常喂养,每月工资3000元,年底还有分红!能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叶庆怀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落地只是开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八里坡村党组织立足长远,精心规划“三步走”战略,为黑鱼养殖产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强化技术支撑,村党支部积极对接山东专家,邀请他们定期到村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选拔村里的年轻党员和致富能手,培养本地技术骨干,让技术扎根乡村,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为完善养殖供应链,村党支部积极谋划建设冷链仓储设施,用于冷冻保鲜养鱼所需肉料等物资,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打造特色品牌,村党支部牵头注册“生态黑鱼”商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新媒体运营方面的优势,通过自媒体等电商平台拓宽销路,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