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为继母撑起一片温暖天空
本报通讯员 袁 苗
文章字数:1111
  在洛南县石坡镇桑坪村的晨雾里,总浮动着这样一幅画面:53岁的刘军峰骑着代步车,车上坐着他的继母,两人的身影在朝霞中渐渐拉长。村民们提起刘军峰,语气里满是敬意与心疼,这位精神四级残疾的男子,用超越血缘的爱,书写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孝道传奇。
  2009年那个冰冷的深秋,命运的巨轮无情碾过刘军峰的生活。父亲突发心脏病离世,留下患有严重类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的继母,且尚未成家的刘军峰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扛起了照顾继母的重担。从此,他的人生便被责任与爱填满,再无空隙。
  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刘军峰对继母的关怀无微不至。继母胃不舒服,他便时常以她的口味为主,饭菜多是好消化的;下台阶危险,他便在台阶侧面用钢筋做了简易却牢固的护栏;上厕所不方便,他便购买了坐便器放在卫生间;腿不能受凉,要经常睡热炕,他便独自摸索着在厨房盘起了连锅炕。每一个举动,都凝聚着他对继母深深的爱与关怀。
  多年来,母子二人仅靠每月的低保金维持生活。为了让继母能吃得好一些,用得上好药,白天,刘军峰在附近的工地打零工,烈日炎炎下,他汗流浃背,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为多挣一点钱改善生活。夜幕降临,疲惫不堪的他回到家中,顾不上休息,又开始照顾继母,陪她聊天,驱散她心中的孤独与焦虑。闲暇时,他还会骑着代步车,带继母出去散心,让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家中的大小事务,全由刘军峰一人操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一件事他都亲力亲为,从不抱怨。继母去医院检查、去村卫生室输液,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耐心地询问继母的感受。风雨无阻地坚持,让周围的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大家都说:“刘军峰真的比亲儿子还亲!”
  生活的重担压得刘军峰喘不过气,但他从未想过放弃。面对经济压力,他省吃俭用,从不舍得给自己买一身新衣服,却总是惦记着给继母改善伙食,购买营养品。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继母的病情逐渐稳定,虽然依旧无法正常行走,但精神状态好了许多,脸上也时常露出笑容。
  日子久了,总有邻居忍不住劝他:“你看你自己身体也不好,照顾自己都费劲,你父亲已经去世,继母有自己的儿子,你让她回去吧,这样你就能轻松一些。”每当听到这样的劝说,刘军峰总是摇摇头,眼神坚定而温和:“虽然我管她叫姨,但在我心里她就是我妈,从来到我家那天就是。我爸走了,我就是她的依靠,她儿子也不容易,我既然能照顾,就不能推给别人。”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十六年时光,刘军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正含义。用爱与坚持,为继母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他的事迹在桑坪村广为流传,感动着每一个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道无关血缘,只源于内心的善良与责任,是一份用爱与坚持书写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