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拓宽渠道
文章字数:1454
本报记者 肖 云 通讯员 温少敏
7月4日,在西安市雁塔区育才路“洛味源·洛南豆腐菜馆”里,刚出锅的“麻婆海参豆腐”香气扑鼻,食客们赞不绝口:“没想到小餐馆还能做出大饭店的味道!”饭馆老板——来自洛南县的张瑜夫妇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的笑容却发自肺腑:“今年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洛南豆腐’技能培训,我们学会了20多道豆腐创意菜品,现在小店日营业额高达1500元,比以前打工强多了!”这是洛南县人社局围绕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一个成果展示。
今年以来,洛南县人社局聚焦稳就业、强技能、促增收、防风险、清欠薪、保民生等重点任务,创新推出“六轮驱动”工作模式,即政策引领、平台搭建、技能培育、区域联动、权益保障、创业带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立足县域实际,洛南县制定出台稳就业促增收30条措施,全面整合求职补贴、创业补贴、培训补贴等15项就业惠民政策,持续加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力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确保各项就业政策精准落地、高效执行。截至6月底,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33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4932个,为30771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5670余万元。
紧盯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洛南县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主动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工会等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人社工作进园区”等各类就业招聘活动40余场次;联系发改、经贸、水利等部门,通过项目开工、企业复工开发就业岗位4359个;依托“秦云就业”“洛南融媒”等线上平台,通过邀请企业负责人在线推荐岗位,举办“直播带岗”“线上招聘会”等20余场活动。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万人,创经济收入7.7亿元。
通过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洛南县成立技能培训工作专班,对接县内外用工企业,因地制宜设置培训专业。先后组织市县18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深入全县16个镇(街道)和39个大型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活动,培训涵盖“洛南手工”、康养家政、电商直播、叉车装卸等多个领域。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就业技能培训55期,培训2550人,1100余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
在县就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苏陕劳务协作基地办公室,同时依托16个镇(街道)社保站建立县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定期与南京市江宁区人社部门对接交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通过苏陕劳务协作平台帮助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1592人。
洛南县坚持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工作人员先后深入用工企业开展劳动仲裁法律法规宣传30余次,纠正不规范用工行为20余起,建立了工程项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快立、快调、快审”机制。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督促在建项目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15万余元,办理劳动仲裁案件15件,涉案金额150余万元;办结欠薪案件14件,为85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51万余元,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洛南县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创业培训、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创业环境等“一条龙”创业孵化服务,全面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先后建立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11个,组织群众开展创业技能培训15期,培训各类创业人才375人,扶持50余人成功创业。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发放创业补贴资金2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55万元,带动就业1200多人,“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7月4日,在西安市雁塔区育才路“洛味源·洛南豆腐菜馆”里,刚出锅的“麻婆海参豆腐”香气扑鼻,食客们赞不绝口:“没想到小餐馆还能做出大饭店的味道!”饭馆老板——来自洛南县的张瑜夫妇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的笑容却发自肺腑:“今年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洛南豆腐’技能培训,我们学会了20多道豆腐创意菜品,现在小店日营业额高达1500元,比以前打工强多了!”这是洛南县人社局围绕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一个成果展示。
今年以来,洛南县人社局聚焦稳就业、强技能、促增收、防风险、清欠薪、保民生等重点任务,创新推出“六轮驱动”工作模式,即政策引领、平台搭建、技能培育、区域联动、权益保障、创业带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立足县域实际,洛南县制定出台稳就业促增收30条措施,全面整合求职补贴、创业补贴、培训补贴等15项就业惠民政策,持续加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力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确保各项就业政策精准落地、高效执行。截至6月底,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33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4932个,为30771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5670余万元。
紧盯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洛南县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主动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工会等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人社工作进园区”等各类就业招聘活动40余场次;联系发改、经贸、水利等部门,通过项目开工、企业复工开发就业岗位4359个;依托“秦云就业”“洛南融媒”等线上平台,通过邀请企业负责人在线推荐岗位,举办“直播带岗”“线上招聘会”等20余场活动。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万人,创经济收入7.7亿元。
通过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洛南县成立技能培训工作专班,对接县内外用工企业,因地制宜设置培训专业。先后组织市县18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深入全县16个镇(街道)和39个大型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活动,培训涵盖“洛南手工”、康养家政、电商直播、叉车装卸等多个领域。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就业技能培训55期,培训2550人,1100余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
在县就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苏陕劳务协作基地办公室,同时依托16个镇(街道)社保站建立县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定期与南京市江宁区人社部门对接交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通过苏陕劳务协作平台帮助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1592人。
洛南县坚持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工作人员先后深入用工企业开展劳动仲裁法律法规宣传30余次,纠正不规范用工行为20余起,建立了工程项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快立、快调、快审”机制。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督促在建项目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15万余元,办理劳动仲裁案件15件,涉案金额150余万元;办结欠薪案件14件,为85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51万余元,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洛南县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创业培训、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创业环境等“一条龙”创业孵化服务,全面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先后建立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11个,组织群众开展创业技能培训15期,培训各类创业人才375人,扶持50余人成功创业。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发放创业补贴资金2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55万元,带动就业1200多人,“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