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东龙山
文章字数:1417
“六百商於路,崎岖共古闻”,历代文人墨客不畏往来艰辛,在商於古道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既有书写秀美山川的“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也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之叹。处于商於古道之上的东龙山,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文人墨客、商贾贩夫迎来送往均在此歇脚,便留下了许多诗篇,载于地方旧志及郡人遗稿中。今刊其中部分诗作,与读者共赏。
东龙山其名,据今存最早的商州旧志康熙四年《续修商志卷一·形胜》载:“州东五里许有山耸拔,其势起伏趋丹江,如龙饮水,故曰龙山。山之阳有东岳庙,南有关帝祠,皆殿阁巍峨,松杉森秀。旁有二浮屠,连山鼎峙,依稀华岳三峰也。每当海日初升,旭光乍起,朱霞幂螺顶,俨竺释之蜚毫。翠塔博曦轮,恍金茎之腾瑞。虬螭影里,乱筛来赤蔼千团;玻璃光中,横绚出紫氛万派。鸟向火炉飞舞,人从金境趋跄。凭城东眺,真不啻入青齐登望海楼,看溟勃之鸟飞,岛屿之蜃市者也。”
又据乾隆九年《直隶商州总志卷二·山川》载:“龙山,在州东五里丹水北岸。又州东七里有观音山,石崖中有菩萨洞,水泉甘美,观音山北与龙山相对。爬楼山,在州东二十里,连龙山,为城东捍蔽。”
载于康熙《续修商志卷十·艺文志》的《游东龙山》,是目前所能查到最早描写东龙山的诗作,作者王廷伊,以绝妙的笔调描绘了东龙山的风姿神采。
游东龙山
偶访东龙胜,层峦次第攀。
天垂云作幕,树拥石为关。
远水通襄汉,遥岑拟华山。
渔樵随意得,真愧野人闲。
王廷伊,字洁庵,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举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任商州知州,来商后编纂了《续修商志》。
康熙《续修商志·艺文》收录了商州清代廪生牛绍先《龙山晓日》一诗,描绘了一幅极富诗情画意、风光旖旎的龙山画卷。
龙山晓日
虬背苍寒位正东,晖腾旸谷旭瞳昽。
峰头乍见朱轮转,水面初瞻火镜融。
宝塔离迷沉紫雾,琳宫煜㷍耀丹枫。
夙兴好作寅宾望,疑是龙光射远空。
“龙山晓日”列于商州八景之首,康熙《续修商志》中对其有载:“龙山自北而来,落脉于丹水之岩。凭城东眺,真不啻入青齐登望海楼,看溟渤之鸟飞,岛屿之蜃市者也。”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陈祁(1748—1812)从兴安府(今安康市)代理知府升任商州直隶州知州。在商期间遍访商山洛水,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整理出《商於吟稿》。东龙山的名胜古迹、山形地貌以及田园风光和本土物产呈现在其两首诗中,今刊一首。
郭 东
郭东双塔峙崔嵬,岩壑苍茫烟树堆。
一带水田缘涧筑,数家茅屋趁崖开。
胡桃磊磊随人落,红柿离离夹道栽。
日暮城边多贾客,问言采药入山来。
诗中,诗人远眺东龙山,双塔、村舍、人家呈现其中,勾勒出了一幅州城东郊田园风光画卷。时值金秋,核桃柿子硕果累累,物丰景美,意趣盎然。
自述家在“龙山西畔凤山东”的王时叙为清嘉庆年间商州人,主要诗作是《商州山歌》,共辑绝句104首,其中部分是描写龙山的。
绝句(一)
东望龙山日出初,西瞻熊耳照回馀。
一轮入水珠相似,万壑蒸霞锦不如。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写尽东龙山日出风光的美轮美奂,一句“万壑蒸霞锦不如”,描绘出了远瞻夕阳余晖下,熊耳山紫光破空,锦霞万丈之景。
绝句(二)
龙山胜会兴堪乘,携友游春岁岁登。
不尽江流清曲曲,无边树立翠层层。
诗中呈现了农历三月廿八东龙山东岳庙盛会,由于作者家住龙山西畔,故岁岁携友登山踏春。此山虽不及名山大川,但得到作者的无限青睐。
在这些诗作中,古人以赞赏的笔调描绘了东龙山的绚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历史和人文价值。
东龙山其名,据今存最早的商州旧志康熙四年《续修商志卷一·形胜》载:“州东五里许有山耸拔,其势起伏趋丹江,如龙饮水,故曰龙山。山之阳有东岳庙,南有关帝祠,皆殿阁巍峨,松杉森秀。旁有二浮屠,连山鼎峙,依稀华岳三峰也。每当海日初升,旭光乍起,朱霞幂螺顶,俨竺释之蜚毫。翠塔博曦轮,恍金茎之腾瑞。虬螭影里,乱筛来赤蔼千团;玻璃光中,横绚出紫氛万派。鸟向火炉飞舞,人从金境趋跄。凭城东眺,真不啻入青齐登望海楼,看溟勃之鸟飞,岛屿之蜃市者也。”
又据乾隆九年《直隶商州总志卷二·山川》载:“龙山,在州东五里丹水北岸。又州东七里有观音山,石崖中有菩萨洞,水泉甘美,观音山北与龙山相对。爬楼山,在州东二十里,连龙山,为城东捍蔽。”
载于康熙《续修商志卷十·艺文志》的《游东龙山》,是目前所能查到最早描写东龙山的诗作,作者王廷伊,以绝妙的笔调描绘了东龙山的风姿神采。
游东龙山
偶访东龙胜,层峦次第攀。
天垂云作幕,树拥石为关。
远水通襄汉,遥岑拟华山。
渔樵随意得,真愧野人闲。
王廷伊,字洁庵,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举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任商州知州,来商后编纂了《续修商志》。
康熙《续修商志·艺文》收录了商州清代廪生牛绍先《龙山晓日》一诗,描绘了一幅极富诗情画意、风光旖旎的龙山画卷。
龙山晓日
虬背苍寒位正东,晖腾旸谷旭瞳昽。
峰头乍见朱轮转,水面初瞻火镜融。
宝塔离迷沉紫雾,琳宫煜㷍耀丹枫。
夙兴好作寅宾望,疑是龙光射远空。
“龙山晓日”列于商州八景之首,康熙《续修商志》中对其有载:“龙山自北而来,落脉于丹水之岩。凭城东眺,真不啻入青齐登望海楼,看溟渤之鸟飞,岛屿之蜃市者也。”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陈祁(1748—1812)从兴安府(今安康市)代理知府升任商州直隶州知州。在商期间遍访商山洛水,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整理出《商於吟稿》。东龙山的名胜古迹、山形地貌以及田园风光和本土物产呈现在其两首诗中,今刊一首。
郭 东
郭东双塔峙崔嵬,岩壑苍茫烟树堆。
一带水田缘涧筑,数家茅屋趁崖开。
胡桃磊磊随人落,红柿离离夹道栽。
日暮城边多贾客,问言采药入山来。
诗中,诗人远眺东龙山,双塔、村舍、人家呈现其中,勾勒出了一幅州城东郊田园风光画卷。时值金秋,核桃柿子硕果累累,物丰景美,意趣盎然。
自述家在“龙山西畔凤山东”的王时叙为清嘉庆年间商州人,主要诗作是《商州山歌》,共辑绝句104首,其中部分是描写龙山的。
绝句(一)
东望龙山日出初,西瞻熊耳照回馀。
一轮入水珠相似,万壑蒸霞锦不如。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写尽东龙山日出风光的美轮美奂,一句“万壑蒸霞锦不如”,描绘出了远瞻夕阳余晖下,熊耳山紫光破空,锦霞万丈之景。
绝句(二)
龙山胜会兴堪乘,携友游春岁岁登。
不尽江流清曲曲,无边树立翠层层。
诗中呈现了农历三月廿八东龙山东岳庙盛会,由于作者家住龙山西畔,故岁岁携友登山踏春。此山虽不及名山大川,但得到作者的无限青睐。
在这些诗作中,古人以赞赏的笔调描绘了东龙山的绚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历史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