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法治春风润乡土 多维普法护安宁
本报记者 南 玺
文章字数:1387
  “多亏了司法所和镇上干部帮忙调解,我这土地纠纷终于解决了!”6月25日,商南县富水镇茶坊村村民老李握着商南县司法局富水司法所所长程龙的手连连道谢。原来,老李与邻居因耕地边界问题争执多年,富水司法所联合村法律顾问深入田间丈量土地,引用《土地管理法》条款,结合村规民约,用时3天促成双方和解。
  这是富水镇“普法+调解”模式的缩影。富水镇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每月开展“法治赶集日”,在集市设立咨询台,解答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据了解,2024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5起,成功化解73起,化解成功率达97.3%。
  富水镇距商南县城10公里,与河南西峡县、卢氏县接壤,辖13个村(社区)2万多人,资源丰富,商贸活跃,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镇上有茶旅融合、西气东输、县经开区等重点项目。因此也造成了辖区人员流动性大,利益链条多元,各类矛盾错综复杂的现状,镇上通过网格化管理划分328个片区,实现了信息联采、治安联防、纠纷联调、服务联动、风险联控。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123+N”工作法,有效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近年来,富水镇结合普法工作实际,制定了《富水镇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点任务等方面内容,保证了普法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同时,积极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村(社区)居委会组成普法联盟,充分发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和红袖章队伍,采取会议、广播、标语、宣传车、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在富水镇里,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随处可见,宪法、民法典、法治小故事等内容定期更新。生动形象的漫画搭配简洁明了的文字解释,让村民在闲暇之余,轻松了解法律内容。村民程金财常在此驻足,他感慨:“以前总觉得法律离咱远,现在这宣传栏一摆,才知道法律和咱生活这么贴近。”
  “我们司法所结合春节、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程龙说,普法过程中,结合“三下乡”、平安建设“九率一度”、“法律九进”等活动,围绕群众关注的入学就医、劳动就业、扫黑除恶等热点问题,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8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多份,实现全镇普法无死角。
  “要给群众讲法律,我们镇上的干部首先要自己学法。”富水镇政法委员刘俊说,自2021年起镇上定期组织开展专题法治讲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政策素养。组织80多名镇村干部参加年度学法用法考试,每年制定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印发年度普法工作要点,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法深入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对全社会的示范带动作用。
  “同学们,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记得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在富水镇中心小学的“法治公开课”上,程龙结合真实案例,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近年来,富水镇大力开展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宣传,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法治讲座,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数据显示,富水镇“八五”普法实施以来,群众法律知晓率提升至85%,信访案件下降40%,法治满意度达92%。富水镇党委书记汪宇说:“普法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法治+’模式,让法治精神融入乡村治理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