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飞鼠过上幸福日子
文章字数:906

6月19日,在商州区北宽坪镇宽坪社区唐金刚的飞鼠养殖棚里,五六只飞鼠灵巧地趴在护网上,一见主人携着鲜嫩的构树叶进来,便争先恐后地蹦跳而下,抱着叶片大快朵颐,毛茸茸的尾巴随着进食的动作轻轻晃动。
“飞鼠以柏树叶和构树叶等为食材,其粪便中药称五灵脂,是珍贵的中药材。今年市场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养殖。我打算看条件允许了建个库房,将五灵脂储藏下来,等市场好转了再出售。”唐金刚介绍。
唐金刚的家依山临水,背靠山林,被一片绿色环抱,是飞鼠的理想养殖地。他在自家老房子背后依托坡势用钢架建起了4层飞鼠养殖房,每层2米高,巧妙利用空间搞起立体养殖,让有限的场地发挥出最大效能。
这位42岁的养殖能手背后,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创业史。唐金刚之前在服装厂当了几年机修工人,受金融危机影响,工厂不景气,2009年回乡创业。他先后尝试过金银花种植、农机服务和魔芋种植,最困难时曾亏损30万元。
2011年,他和妻子破釜沉舟,用仅剩的4000元启动资金购入了20只飞鼠,开启了飞鼠养殖。
“之前,我就听说飞鼠养殖难度大,稍不留神,飞鼠就莫名其妙死亡。所以,我就格外用心。”唐金刚说,他一边向专业养殖户请教,一边自己摸索,他和妻子把日常的管护情况记录下来,反复研究和调整喂养技巧。到2015年,他们家的飞鼠发展到500多只。经过不断摸索,唐金刚的飞鼠养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飞鼠幼鼠成活率和飞鼠管护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我的家庭农场已累计投资近100万元,飞鼠已发展到1000多只,2024年收入50多万元。”说到养殖飞鼠带来的收益,唐金刚满面笑容。
致富后的他没有忘记乡亲,成立了飞鼠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社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带动9户农户参与飞鼠养殖,户均年增收超1万元。
乡村振兴需要敢想敢干的带头人。从普通农民到致富带头人,唐金刚凭借踏实肯干的作风和永不言弃的韧劲,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路。更让他欣慰的是,夫妻俩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两个女儿——大女儿考入西北政法大学,小女儿在班级成绩名列前茅。
望着棚中欢腾跳跃的飞鼠,唐金刚眼神坚定。他计划深耕飞鼠养殖产业,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在五灵脂深加工上找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