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和我的大学
张宏霞
文章字数:1924
  那年,我头顶着高考失利的阴霾又心怀憧憬地走进商州牛斜路21号商洛广播电视大学的大门时,心中仅有的那丝希望瞬间破灭,犹如掉进了冰窟。这是什么大学呀,都没有我小学时的校园大,没有别的大学那样高大的教学楼,气魄雄伟的图书馆,宽阔的操场……唯一的一栋二层小楼兼用学生宿舍和教室,校园没有一棵树,几个教室又低又小,后面是牛奶厂……大家戏谑地称为“牛大”,在这样的大学里我能学到什么?在这里我真能拿到文凭,找到工作吗?
  那些日子,可能进来的大多数同学都和我一样,充满了失望、怀疑、苦闷、彷徨。大家看起来都蔫蔫的,缺乏激情和朝气。
  开学典礼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低着头。唐社民校长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了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讲了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讲了电大学历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并说:“学习是一种灵魂的摆渡,一个长期的过程,古人在恶劣的环境中矢志向学,囊萤映雪,凿壁借光方成大家。好读书,不问环境,不好读书,再好的环境亦是纨绔。不论在什么环境中,你学到了知识,有了才华,才能决定你人生的高度……”唐校长一番话,如醍醐灌顶,我慢慢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唐校长还说:“咱们学校针对目前我市教师短缺的情况,和省教育厅对接,专门开设了紧缺的政史教育、中文教育专业,以后毕业你们不用担心工作问题,你现在该担心的是你以后有没有能力胜任工作的问题!”唐校长一番话,如同灿烂的阳光,很快扫清了多日来笼罩在大家心头的阴霾。同学们开始投入到学习中来。
  之后,学校利用有限的条件,组织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登山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还举办了建党七十五周年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红歌大赛等,大家在各种活动中大显身手,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展现出各自最好的风采。
  我们学校的部分科目是通过播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的授课视频进行教学的,大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对于疑难问题反复回放视频,并请教任课教师,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有部分科目是老师面授。老师用他们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专业的教学方法,引导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印象深刻的有我们的班主任张满囤老师和卢利红老师、李惠山老师、苟英杰老师,还有图书室的杨老师。一次我在图书室借了《历代辞赋选》,不小心却把书弄丢了,按照规定应该数倍赔偿。我忐忑不安地说明了情况以后,杨老师说:“你们这些娃上学都不容易,按原价赔偿就好了。”我原来想着赔偿完这本书,我一个月的饭钱没有了,担心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月的生活呢。没想到杨老师是如此体恤我们这些求学的孩子,内心的感激、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课余时间,我们到学校图书室借书阅读。就是在那两年里,我读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一些文学刊物,如《十月》《收获》《当代》等,如饥似渴地阅读,让我的内心在这里觅到了一处幽静的栖息地。从《历代赋选》我学习到古人在写作方面驰骋千里的思维,从《庄子》中学习庄子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周末,大家一起在莲湖泛舟,在丹江河边游玩,二龙山水库野餐,秋登金凤山,春祭烈士陵园……
  这两年的大学生活,对我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既娴熟地掌握了专业知识,让我得以立足教学岗位,又有了看淡看开的思想基础,不和人较劲,不和事较劲,不和自己较劲,生活得轻松快乐。
  终于在1996年秋天的开学典礼上,瘦了一圈的唐校长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商洛电大要有属于自己的新校址了——商中路的牛斜小学,经过初步改造后,我们先入住。之后要进一步修建,那时候的电大,一定会是大家理想中的大学模样。尽管大家知道,那时候大家已经毕业,可大家仍然很开心。
  1997年春天,我们搬到了牛斜小学院内。在新的校园里,有了操场,大家可以在课余时间跑步,进行各种球类运动。学校也在不断改善设施,修建新的教学楼,硬化操场。遗憾的是,大家快毕业了,新修好的美丽校园我们没有机会在这里学习了,但是大家仍然期待新的校园能早日建成,而且越来越漂亮。实际上,这短暂的两年,大家已经融入了这所学校,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一部分,而这所学校也成为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转眼之间,我们已经毕业20多年。后来,还回学校看望过老师和低一级的同学,那时校园建设已颇具规模,和昔日真是有天壤之别。走在美丽的校园,不甚欣喜和感慨。随着工作和生活日益忙碌,已经多年没有回过昔日的母校,但多少次午夜梦回,电大的同学、老师、朋友还有那破旧的校园仍然会打开我记忆的闸门。
  所幸前几年通过微信群联系上了张满囤老师和李惠山老师。两位老师年近花甲,仍在朋友圈不时分享他们学习歌唱,学习诗词创作的作品,他们不断学习的精神鼓舞着我。学习是一生的大事,“活到老,学到老”的电大精神是我们电大学子毕生的追求,它永远激励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在生活上,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完善,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社会时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