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惠企政策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本报通讯员 王浩 袁梦 王萱
文章字数:1219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搭建广阔舞台,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商州区大荆镇荆河生态工业园区,众合森工车间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正在赶制套装门。随着企业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木门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春节后的用工荒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生产工人数量不足,并且无法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陕西众合森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飞说。
  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商州区就业服务中心立即联合各镇(街道)开展定向招聘和技能培训,很快就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邓飞介绍:“这些新人经过2个月的短期培训,可以上岗独立操作,基本上是我们的生产骨干。”
  “通过就业服务中心培训,我是今年2月份来这里上班的,现在负责的是木门门扇钉架工作,试用期工资是4500元左右,转正后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陕西众合森工实业有限公司工人吴超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日,在商洛高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正在为企业相关人员宣讲合同订立、债权清收、劳动用工等法律知识,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全市法院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了百名法官包联百家民营企业联企送法“双百”活动,助力民营企业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
  “我们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开辟了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等,并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等关键节点,进入企业进行法治宣传。通过以上举措,全市的营商环境考核、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以及中小企业保护3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柯妍说。
  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近年来,我市围绕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政务服务、降低要素成本、优化产业生态等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精准落地,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科技和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先娇介绍:“商洛高新区深入践行项目为王理念,依托‘六库两线一码’平台,实现29个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做到项目建设全链提速。严格执行‘九要九不要’‘十个马上’工作措施,深入项目现场,协调解决建设进度、要素保障等关键问题30余个,着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凭借一流的营商环境,我市有力有序有效助推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在商洛高新区,国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4条蜂蜜水生产线、2条饮用水生产线已经投产。作为中国蜂产品行业的龙头项目,这个总投资5.8亿元的国蜂蜜水生产项目正在快速崛起。
  商洛国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梁红兵说:“前半年的蜜水市场销售旺盛,我们1—6月生产蜜水2837万瓶,实现销售收入5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2%。经过我们合理预计,2025年全年将实现蜜水生产1亿瓶,销售收入预计实现1.9个亿。”
  主动帮扶解难题,为企排忧促发展。在一系列惠企政策的推动下,1—5月,预计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72.02亿元,同比增长11.7%,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