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监督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文章字数:667
本报讯 (通讯员 王 彦)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近期,商南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网络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行动,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精准监督,直击问题痛点。针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商南县检察院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核查证照资质、食品保质期、原料储存条件及“三无”食品销售情况;深入城关街道、富水镇等农贸市场,通过抽检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开展“溯源式”监管,重点检测农药残留、非法添加剂等问题;认真筛查“美团”“饿了么”平台入驻商户,进行“穿透式”整治,对餐饮店存在证照信息不符、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督促下架违规商户。
协同发力,构建共治格局。商南县检察院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通过发放手册、播放案例视频、现场答疑等方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知识。同时,对某食品加工厂非法添加防腐剂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消费者协会代表参与,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支付赔偿金并公开道歉,形成“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效应。
长效治理,守护“舌尖上的幸福”。为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商南县检察院与县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签订《食品安全协同监管意见》,建立线索移送、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机制。行动期间,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移送问题线索12条,推动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同时,通过宣传该院研发的公益诉讼“随手拍”小程序,鼓励群众对发现的相关线索及时通过平台举报。
精准监督,直击问题痛点。针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商南县检察院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核查证照资质、食品保质期、原料储存条件及“三无”食品销售情况;深入城关街道、富水镇等农贸市场,通过抽检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开展“溯源式”监管,重点检测农药残留、非法添加剂等问题;认真筛查“美团”“饿了么”平台入驻商户,进行“穿透式”整治,对餐饮店存在证照信息不符、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督促下架违规商户。
协同发力,构建共治格局。商南县检察院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通过发放手册、播放案例视频、现场答疑等方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知识。同时,对某食品加工厂非法添加防腐剂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消费者协会代表参与,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支付赔偿金并公开道歉,形成“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效应。
长效治理,守护“舌尖上的幸福”。为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商南县检察院与县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签订《食品安全协同监管意见》,建立线索移送、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机制。行动期间,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移送问题线索12条,推动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同时,通过宣传该院研发的公益诉讼“随手拍”小程序,鼓励群众对发现的相关线索及时通过平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