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备汛“安全弦” 打好防汛“主动仗”
文章字数:754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军红 辛恒卫)7月5日,在镇安县云盖寺镇河道整治现场,挖掘机轰鸣作业、工人帮着加固堤防……连日来,云盖寺镇紧扣“防字当头、预字为先”工作主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锚定“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目标,全力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应急体系完善、隐患排查整治、巡查值守强化、科学避险准备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云盖寺镇全面推行“镇主要领导包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四支队伍’成员包户”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将防汛防滑责任细化到64个村(居)民小组、106个网格片区,逐一细化到镇村干部、检测员个人,构建起责任清晰、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有效杜绝责任“悬空”、工作“断档”现象,形成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防汛防治格局。签订《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12份、《防汛防滑目标责任书》8份,入户张贴防灾避险明白卡101张。同时,利用村(社区)喇叭、车载广播、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等宣传形式,发布预警信息100多条,推送防汛知识科普文章13篇。还针对偏远村组老人、独居户等特殊群体,采取“四支队伍”成员一对一上门告知,实现了“每处隐患有人盯、每户群众有人管”。
云盖寺镇还全面开展了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房等危险区域群众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翔实的重点人群转移安置台账,明确各区域人员转移路线与安置点,并提前与各安置点完成对接协调。目前,结合防汛四个预警机制,经过村组研判、镇审核,建立四色预警撤离台账,确保了人员管控精准到位。同步做好安置点物资储备与生活保障工作,全镇组建1支50人的镇级应急抢险队、8支800人的村(社区)抢险队,配备发电机10台、应急照明设备50套、救生衣200件、抽水泵5台、编织袋3000条、帐篷35顶,组织防汛应急演练13场次,切实提升了群众防汛意识与自救能力,为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有序转移安置筑牢了基础。
云盖寺镇全面推行“镇主要领导包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四支队伍’成员包户”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将防汛防滑责任细化到64个村(居)民小组、106个网格片区,逐一细化到镇村干部、检测员个人,构建起责任清晰、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有效杜绝责任“悬空”、工作“断档”现象,形成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防汛防治格局。签订《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12份、《防汛防滑目标责任书》8份,入户张贴防灾避险明白卡101张。同时,利用村(社区)喇叭、车载广播、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等宣传形式,发布预警信息100多条,推送防汛知识科普文章13篇。还针对偏远村组老人、独居户等特殊群体,采取“四支队伍”成员一对一上门告知,实现了“每处隐患有人盯、每户群众有人管”。
云盖寺镇还全面开展了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房等危险区域群众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翔实的重点人群转移安置台账,明确各区域人员转移路线与安置点,并提前与各安置点完成对接协调。目前,结合防汛四个预警机制,经过村组研判、镇审核,建立四色预警撤离台账,确保了人员管控精准到位。同步做好安置点物资储备与生活保障工作,全镇组建1支50人的镇级应急抢险队、8支800人的村(社区)抢险队,配备发电机10台、应急照明设备50套、救生衣200件、抽水泵5台、编织袋3000条、帐篷35顶,组织防汛应急演练13场次,切实提升了群众防汛意识与自救能力,为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有序转移安置筑牢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