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躬耕细作育桃李
本报通讯员 凤红宁 杨远彦
文章字数:1742
  她是一名语文老师。十二年来,她刻苦钻研,乐学上进,勇挑重担,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无私奉献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好评。她就是陕西省教学能手获得者,镇安县永乐街道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毛鑫。
  创新教学
  12年来,从基层到城镇,变化的是工作环境,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毛鑫勤于总结、善于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精心设计每节课,力求做到方法新颖、突出实效,探索教与学之间的最好衔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备好课,毛鑫认真研读1至6年级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目标,研读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去纵向横向了解每册书和每个单元之间的内部联系,从而走进编者的内心。一篇教学内容,密密麻麻地要写三页文本解读,预设多种导入方式和教学过程,在一次次的确立与否定中反复琢磨、推陈出新。
  面对班级学困生,毛鑫总是耐心辅导与细心转化。性格内向的小朱,不善于表达,在语文课堂上,她总是春风化雨般的滋润,给小朱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小朱转变了,由曾经的懦弱胆小,成长为班级的朗读高手,还主动参加学校举行的朗诵比赛。
  在语文课上,毛鑫通过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上进意识,提醒优秀生寻找不足,激励学困生迎头赶上。因材施教,向教学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充分发展。
  毛鑫总是融入孩子的世界、呵护学生的成长,这也让她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藏在贝壳里的珍珠,老师就是那个打开贝壳让珍珠发光的人。
  立德树人
  一篇普普通通的课文,常常被毛鑫讲得妙趣横生,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配合课文内容学习,毛鑫组织开展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民间故事会”、红色教育、综合实践、传统节日等日常活动,创新实效立德,协同课程树人。她还在班级每周专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在每天的课后服务专设一节阅读课,每一期内容新颖、独特的德育教学,不仅带给孩子们精彩丰富的知识,也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荡涤着他们的心灵。
  每次活动结束,毛鑫都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她关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点滴成长进步,和学生交朋友、谈心,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同学们都喜欢上她的课。
  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毛鑫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她认真阅读王崧舟、薛法根、何捷等名师的课例与讲座,在日积月累中,她的教研工作总能够抓住重点,抓实环节,积累小的经验,汇集大的成果,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在日常教学研讨活动中,毛鑫引导全校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踊跃发言,反思交流教学中的得与失,努力钻研教材,立足学校实际,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探索教与学之间的最好衔接,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
  春风化雨
  在班级管理中,毛鑫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面镜子,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入手,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她总能对优等生多一分培育、对特殊生多一分关怀、对后进生多一分偏爱,让学生们感到温暖和激励。
  班级的管理还得依靠学生,毛鑫在选好配强班委会后,对班级进行分组管理,每个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管理小组,让每个学生参与管理,促进共同成长。在她的教育引导下,同学们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尊重,全班学生在班风正、学风浓的集体氛围中成长成熟。
  班上一位从乡村转来的学生张某,活泼好动,爱出风头,每次总是在学校的检查评比中被通报,扣除班级积分。周末,毛鑫深入学生家中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给孩子购买文具与书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长时间的关爱,孩子改掉了坏习惯,每次劳动,总是积极参加,成了班级的卫生委员。
  让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阳光可爱,这是毛鑫最大的愿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她的绝招就是用纯真的微笑感染身边每一个人。课堂上,她用纯真的目光关注着每个同学,让他们敢于表达见解;活动中,她用纯真的微笑赞许同学的优异表现;批评时,她善于巧妙地开导……微笑是她最不吝啬的纯真,看着舒心,听着真诚。她耐心倾听学生心声,为他们解决心理困惑,是学生心中的“知心姐姐”。
  从教12年,毛鑫在语文教学这片园地中躬耕细作,用奉献播撒教育火种,用温情照亮学生心灵,在似水流年的教育岁月里,散发“清正雅和”的教师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