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坪镇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文章字数:891
本报讯 (通讯员 张玉玲)“咱们自己的家园,自己动手清!”近日,在山阳县延坪镇各村河道沟渠周围,一支支由镇村干部牵头、党员群众自发集结的排险、清淤分队抓紧清淤疏堵,大家挽起裤腿、挥舞铁锹,汗流浃背却精神抖擞,让洪水肆虐后“满目疮痍”的乡村瞬间变得活力四射。
7月9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延坪镇辖区交通道路、河道沟渠、电力通信、农村房屋等受到不同程度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灾后恢复工作刻不容缓。面对严峻形势,延坪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开展生产自救,干群同心、用实干与团结在废墟上书写着重建家园的壮丽篇章。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体干部职工迅速下沉一线,深入村(社区)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滑坡塌方清理、修建临时道路、河道沟渠疏通、地灾隐患排查、房屋清淤修复、农业产业受灾摸排统计、农作物紧急抢救等工作。同时,始终将受灾群众心理安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为群众纾解焦虑情绪,传递温暖关怀。各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四支队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和群众采用“人工+机械”的方式,全力推进生产自救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强降雨给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铁炉子村村民王定全说:“党员干部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自己的家园当然也要靠自己的双手来重建。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70多岁的独居老人石礼秀握着驻村干部的手,眼眶泛红:“多亏你们把我背出危房,现在又帮我清理淤泥、晒谷子。你们就是我的亲人,这份恩情我记一辈子!”在这种信念与温情的交织下,群众积极配合各项自救工作,主动提供自家的机械设备,帮助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动群众300多人,清理河道、淤泥20多处,转移群众945人(次),防汛救灾工作成效渐显。
当前,延坪镇防汛救灾和灾后自救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全镇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将继续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紧密依靠和发动群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力量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受损基础设施修复进度,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7月9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延坪镇辖区交通道路、河道沟渠、电力通信、农村房屋等受到不同程度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灾后恢复工作刻不容缓。面对严峻形势,延坪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开展生产自救,干群同心、用实干与团结在废墟上书写着重建家园的壮丽篇章。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体干部职工迅速下沉一线,深入村(社区)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滑坡塌方清理、修建临时道路、河道沟渠疏通、地灾隐患排查、房屋清淤修复、农业产业受灾摸排统计、农作物紧急抢救等工作。同时,始终将受灾群众心理安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为群众纾解焦虑情绪,传递温暖关怀。各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四支队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和群众采用“人工+机械”的方式,全力推进生产自救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强降雨给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铁炉子村村民王定全说:“党员干部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自己的家园当然也要靠自己的双手来重建。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70多岁的独居老人石礼秀握着驻村干部的手,眼眶泛红:“多亏你们把我背出危房,现在又帮我清理淤泥、晒谷子。你们就是我的亲人,这份恩情我记一辈子!”在这种信念与温情的交织下,群众积极配合各项自救工作,主动提供自家的机械设备,帮助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动群众300多人,清理河道、淤泥20多处,转移群众945人(次),防汛救灾工作成效渐显。
当前,延坪镇防汛救灾和灾后自救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全镇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将继续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紧密依靠和发动群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力量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受损基础设施修复进度,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严防次生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