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把文明的“种子”种进群众心田
本报通讯员 杨永良 张 宏
文章字数:1934
  “女婿家境不好,咱娃回去还要生活,要给孩子们留些创业家底。”亲家送上门的彩礼,硬是退回去了16.8万元。近日,商州区刘湾街道紫荆村二组陈军芳深明大义之举,被人们广泛传颂。
  陈军芳的故事只是商州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商州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干部转作风、强服务、提效能、办实事,协同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文明培育润德于心
  “咱往后退两步,红灯亮了!”“请问,您需要我帮助什么?”“只是搭一把手,不用谢。”……无论是横过马路,还是在政务大厅、医院的电梯间,随时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以文化人,文明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
  商州区强化文明培育宣传引导,结合基层理论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新民风宣传活动,在城乡公共区域设置“文明商州八礼”和“孝礼勤俭信”宣传栏330余处,印制“六尺巷”礼让故事文明扇等宣传品2万余件,开设“感动鹤城”先进典型专题系列报道10期,开展“声动鹤城”微宣讲系列活动34场次。
  移风易俗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商州区完善体制机制,制定推进移风易俗《实施方案》《行动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结合“周二民情日”实行科级领导包片、干部包镇(街道)工作机制,指导各村(社区)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推进基层治理。“只要有时间,我就宣传党的好政策,用村上的好人好事来说服群众崇德向善。”被村民称之为“杨委员”的紫荆村老支书杨新勇,时常在大庭广众中当起义务“宣传员”。
  道德模范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我们精神世界传承的火种。商州区优化评选标准,将典型选树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近年来,累计选树表彰各类先进典型1058人次,推荐陕西省道德模范8人,陕西好人5人,商洛好人84人,107名学生荣获市区“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文明和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愈加浓厚。
  文明实践始于行动
  志愿者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和体现。
  商州区统筹资源强阵地,自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建成投运以来,配套建成智慧云平台中心显示大屏和手机微信小程序,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36个,实现线上线下协调互动的工作运行新模式。目前,已完成18个实践所、288个实践站、549支志愿服务队伍信息数据录入和6025名志愿者注册工作。
  “车路修得宽又宽,我儿打工在西安,媳子和娃都厮跟,妈在屋里把门看。公家发的养老钱,再少也够油和盐,感冒头疼有了病,我问你妹要上点……”退休干部谷庆敏在麻街镇法治宣传教育院落会上的宣讲,让很多老人感动得声泪俱下。
  商州区还建立文明实践讲师库,选聘区级宣讲师395名,新培育省级宣讲师3名,采取“宣讲+文艺+服务”模式,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风文明建设等主题,开展“流动讲堂”“院落会”、村民说事“片区会”等宣讲3270余场次,受众4万余人。
  干部多跑路,群众少忧愁。商州区大力开展便民服务,聚焦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和“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体暖心帮扶,推动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累计开展“我们的节日”“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一杯热茶温暖一座城”等“暖动鹤城”文明实践活动4270余场次,惠及群众12.6万余人次。
  文明创建筑牢根基
  行走在商州城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商州区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按照“瘦身、减负、少测、低扰、降噪、提质”要求,实施文明城市创建网格化管理,明确“八个一”包抓机制,压实创建责任。深入开展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等“十大文明”专项治理提升工作,配合参与“爱我商洛·文明传递”系列活动8场次,组织策划文明传递活动6场,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商洛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
  文明创建不是一阵风,这样的活动,几乎每天都在商州轮番上演。
  面对问题要有正视困难的勇气,也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商州区扎实推进日常问题整改,制定《商州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督查方案》,对各牵头单位、各点位工作开展情况及网格化管理58个村(社区)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交办问题166个,整改销号166个。针对市区领导现场督导交办问题和创文办督查反馈问题,主动查找问题根源,精准施策、逐项整改到位,持续提升工作质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明单位常态化管理上,商州区定期对辖区各级文明单位开展现场督查指导,带动全区各单位形成积极争创更高文明创建荣誉的热潮。针对文明镇(街道)、村(社区)及创文工作相关49个行业单位和点位开展问卷模拟调查,累计参与群众1422人次。刘湾街道丹南社区、腰市镇江山村荣获国家级文明村(社区),填补了商州区多年来的“国字”荣誉空白。
  如今,声动鹤城、暖动鹤城、感动鹤城的文明“种子”,正在46万人民的心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