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镇水杂果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文章字数:646
本报讯 (通讯员 冯 清)7月8日,沿着蜿蜒的盘山路,走进丹凤县商镇王塬村蟠桃园基地,前来采摘蟠桃的顾客络绎不绝,郁郁葱葱的果园上空不时回荡着市民采摘的说笑声。
65岁的屈社发管理果园已有5年,见证了王塬村集体经济蟠桃园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他正在对刚采摘好的蟠桃装箱、称重,对接快递公司送货,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兼职管理员,经常要在果园忙,一年也有1.5万元的收入,挺不错的。”说话间,屈社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桃园今年的情况,“蟠桃今年总产量2万余斤,很多客户都从网上订购,销售供不应求,村集体经济光蟠桃一项收入就有10万余元,再加上8月份晚熟的黄桃,收入估计在13万元以上。”
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群众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浇水、施肥、疏果等,果园一年四季都有用工需求,我们在果园里锄草,一天下来也有60元的收入,加上村集体经济每人每年160元分红,收入挺可以的。”村民彭迷珍说。
近年来,王塬村通过种植桃、葡萄、大樱桃、石榴等发展生态富民的水杂果产业500余亩,带动全村65户206人通过土地入股、果园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从中受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了把水杂果产业发展成生态富民的“金果果”,商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便利的交通条件,坚持产业生态化,采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大户种植”模式,经过前期外出考察,通过流转土地、组织产业培训、修建产业路、完善水井灌溉系统、建成气调保鲜库等措施补齐短板,在全镇种植葡萄、樱桃、精品桃等不同种类品种的水杂果4300余亩,持续打造“樱红商山”“商山垂珠”等特色产业品牌。
65岁的屈社发管理果园已有5年,见证了王塬村集体经济蟠桃园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他正在对刚采摘好的蟠桃装箱、称重,对接快递公司送货,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兼职管理员,经常要在果园忙,一年也有1.5万元的收入,挺不错的。”说话间,屈社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桃园今年的情况,“蟠桃今年总产量2万余斤,很多客户都从网上订购,销售供不应求,村集体经济光蟠桃一项收入就有10万余元,再加上8月份晚熟的黄桃,收入估计在13万元以上。”
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群众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浇水、施肥、疏果等,果园一年四季都有用工需求,我们在果园里锄草,一天下来也有60元的收入,加上村集体经济每人每年160元分红,收入挺可以的。”村民彭迷珍说。
近年来,王塬村通过种植桃、葡萄、大樱桃、石榴等发展生态富民的水杂果产业500余亩,带动全村65户206人通过土地入股、果园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从中受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了把水杂果产业发展成生态富民的“金果果”,商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便利的交通条件,坚持产业生态化,采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大户种植”模式,经过前期外出考察,通过流转土地、组织产业培训、修建产业路、完善水井灌溉系统、建成气调保鲜库等措施补齐短板,在全镇种植葡萄、樱桃、精品桃等不同种类品种的水杂果4300余亩,持续打造“樱红商山”“商山垂珠”等特色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