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永远盛开的红荆花
杜九升
文章字数:1092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故乡的田野处处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在盐碱地与天空交会之处,生长着一种名为红荆的植物。
  红荆耐寒,耐旱,耐盐碱,成墩成墩地生长。夏季开花,叶似松针,花能酿出上等蜜,荆条可编制器物。它们始终以一种匍匐的姿态,紧紧贴着贫瘠的土地生长,枝条如同遒劲的臂膀,伸向天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那时,放学后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坐上爷爷的独轮车,伴随着一串吱吱嘎嘎的响声,来到一墩红荆下。爷爷会在红荆下小心地砍草,而我则顺着一片片的红荆欢快地疯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尽情释放着孩童的活力。有时候,会招呼来几个小伙伴,于是捉迷藏的游戏便在红荆丛中展开。我们嬉笑打闹,直到跑累了,便会缠着爷爷讲有关红荆的故事。那些故事,仿佛给红荆花赋予了生命,让我对这片红荆地更加喜爱,它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我纯真的童年时光,同时伴我历经风雨,长大成人。
  12年前,家乡邻村孙庄村举行纪念抗匪战斗胜利76周年活动。村里孙清芳和孙树奎这两位80多岁的老人,花费3年的心血,写了近10万字的追忆录,想要专门出一本书来纪念这段历史。于是,我和《沧州日报》副刊部编辑、青年作家高海涛受邀参与出书的编辑和策划。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在抗匪战斗中孙庄村村民充分展现出像红荆花一样的坚韧不屈精神。面对土匪的疯狂进攻,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毅然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或许是被抗匪的光荣历史故事所触动,又或许是红荆花那顽强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最后我提议追忆录的书名就定为《盛开的红荆花——孙庄抗匪战斗胜利追忆录》,让红荆花在人们心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家乡人民精神的象征。
  家乡的大运河畔,有生长着茂密的红荆花的两个村庄——李四维和毕家园村,村里一群农民汉子乘着改革的春风,将红荆花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深植于心,向纸箱包装机械产业发起了进军。在市场开拓的道路上,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创新发展,一路披荆斩棘,产品质量日益精进,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辉煌业绩。历经50年深耕发展,现在纸箱包装机械产业已形成涵盖瓦楞纸板生产线、印刷模切设备、智能钉箱机等全品类产品的产业集群,连续十五届举办中国·东光纸箱包装机械国际博览会,荣获“中国纸箱机械之乡”“中国纸箱机械制造产业基地”等多项国家级称号。在未来的日子里,故乡的包装机械产业,定能在红荆花精神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红荆花,盐碱滩上的红荆花,辛酸、苦难、幸福、光荣的花,祖祖辈辈看着你生根发芽,你古柏苍苍,旗帜如画,只有你在盐碱地上,迎风招展、艳丽如一,千百年来开着你夺目的鲜花。”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红荆花永远盛开在我心中,它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将激励着我勇毅前行,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