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夜好戏,一城清凉
文章字数:945
清凉的晚风刚拂去白日的燥热,山阳县人民广场的灯就亮了起来。7月31日晚,离演出开始还有半小时,舞台前的空地上已摆满了小马扎和塑料凳,孩子们举着彩色气球在人群中追逐,老人摇着蒲扇和邻居唠嗑,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引导大家有序入座——这场从7月31日持续至8月2日的“璀璨丰阳・清凉一夏”群众纳凉晚会,拉开3天好戏的序幕,共赴一场盛夏之约。
“每年这时候就盼着晚会开锣,吹着风看节目,比在家舒坦!”家住北关社区的张淑云特意带着刚放暑假的孙女占了前排位置,笑着说,“知道这场晚会连演3天,昨晚就跟老姐妹们约好了,今晚看少儿艺术团专场,明晚看群团文艺演出专场,后天看舞蹈家协会专场,一场都不落下!”
19时,古筝合奏《万疆》的旋律从舞台流淌而出,仿佛把秦岭的草木清香都揉进了音符里。紧接着,武术表演《英雄少年》让全场沸腾。小演员腾空踢腿,一招一式刚劲有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眼神却亮得像星星。“好!”前排的大爷忍不住拍手叫好。
“看那个扎马尾的,是我闺女!”观众席里,李欢举着手机录像,声音里满是骄傲。她说女儿在少儿艺术团学舞两年,为了今晚的演出,排练了很多天。今天能登台表演,孩子很高兴!
两个小时的演出里,十几个节目相继登场,广场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本场演出吸引2000多名群众现场观看,“山阳非遗”抖音号的线上直播更是吸引来1.2万余人次围观,评论区里“山阳娃真棒”“想家了”的留言刷个不停。
人群中,穿红马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有人帮家长照看跑远的孩子,有人蹲在地上捡拾垃圾……山阳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王力正和队员穿梭其中。“知道晚会连办3天,每天都是7点开始,我们提前排好了值班表,每天十几人轮岗。”王力说,从引导观众、维护秩序到协助搬道具、照看演员,大家分工明确,“纳凉晚会是咱山阳人的‘文化大餐’,我们就想当好‘服务员’,让大家这3天看得舒心、玩得安心。”
“纳凉晚会办了多年,早已从单纯的‘消夏演出’变为山阳人的‘精神家园’。”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司正正介绍,设置不同类型的专场,是为了让更多群体能参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群众舞台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凝聚民心的纽带。
晚风再次掠过广场,散场的群众仍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节目。三夜好戏连台,一城清凉相伴,这方舞台上流转的乡音乡情,正是山阳夏夜最动人的注脚。
“每年这时候就盼着晚会开锣,吹着风看节目,比在家舒坦!”家住北关社区的张淑云特意带着刚放暑假的孙女占了前排位置,笑着说,“知道这场晚会连演3天,昨晚就跟老姐妹们约好了,今晚看少儿艺术团专场,明晚看群团文艺演出专场,后天看舞蹈家协会专场,一场都不落下!”
19时,古筝合奏《万疆》的旋律从舞台流淌而出,仿佛把秦岭的草木清香都揉进了音符里。紧接着,武术表演《英雄少年》让全场沸腾。小演员腾空踢腿,一招一式刚劲有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眼神却亮得像星星。“好!”前排的大爷忍不住拍手叫好。
“看那个扎马尾的,是我闺女!”观众席里,李欢举着手机录像,声音里满是骄傲。她说女儿在少儿艺术团学舞两年,为了今晚的演出,排练了很多天。今天能登台表演,孩子很高兴!
两个小时的演出里,十几个节目相继登场,广场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本场演出吸引2000多名群众现场观看,“山阳非遗”抖音号的线上直播更是吸引来1.2万余人次围观,评论区里“山阳娃真棒”“想家了”的留言刷个不停。
人群中,穿红马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有人帮家长照看跑远的孩子,有人蹲在地上捡拾垃圾……山阳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王力正和队员穿梭其中。“知道晚会连办3天,每天都是7点开始,我们提前排好了值班表,每天十几人轮岗。”王力说,从引导观众、维护秩序到协助搬道具、照看演员,大家分工明确,“纳凉晚会是咱山阳人的‘文化大餐’,我们就想当好‘服务员’,让大家这3天看得舒心、玩得安心。”
“纳凉晚会办了多年,早已从单纯的‘消夏演出’变为山阳人的‘精神家园’。”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司正正介绍,设置不同类型的专场,是为了让更多群体能参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群众舞台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凝聚民心的纽带。
晚风再次掠过广场,散场的群众仍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节目。三夜好戏连台,一城清凉相伴,这方舞台上流转的乡音乡情,正是山阳夏夜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