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守护者
文章字数:1236
本报记者 贾书章
在丹凤县医院,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医生:他手中不握手术刀,却能帮助患者卸下心灵的重担;他不开治病的药方,却缝合了患者情感的裂痕;他不处理身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却让无数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他就是南京市雨花医院派驻丹凤的精神科专家——龚有山。
2024年6月17日,龚有山离开妻子和年仅3岁的孩子,来到丹凤县医院,担任神经内科精神科专家。面对县域内精神疾病诊疗资源匮乏的现状,龚有山刚到任便马不停蹄开展工作。在他的主导下,医院建立了医学心理门诊,不仅配备了专业诊疗设备,还创新引入“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训练”等国际标准技术。针对患者中青少年群体占比超50%的特点,他精心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用温柔的话语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龚有山在每周5天门诊之外,周六也会坚持到门诊坐诊。对病人进行反复疏导,力求达到沟通理解。他还克服方言言语不通困难,对病人进行专业心理焦虑疏导。患者老周80多岁,因惊恐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起精神焦虑,老人感到痛苦不堪,身体状况日益下降。龚有山听到老人的诉求后,和老人讲故事、说笑话,缓解老人压力,建议老人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并对症用药。几个疗程后,老周能睡安稳觉了,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患者小杨是一名女中学生,因家庭闹矛盾想不开,造成心理焦虑,曾割腕自伤。她在学校听了龚有山老师的心理课宣讲后,压力缓解了,并在家人陪同下找到龚老师。龚老师耐心询问孩子学习状况后,对小杨说:“你学习很好,你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要充分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付出就会有回报!”龚老师还吩咐小杨的家人多关心孩子生活,为孩子学习创造宽松适宜的条件。经过心理疏导,小杨打开了心结,现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锻炼,身心健康。
医院主治医生郑宁跟着龚有山学习心理诊疗,对龚有山的做人做事打心底里佩服。郑宁说:“龚老师对患者如自己的亲人,每次见到患者,他先让座,给患者沏茶。怀着极大的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然后通过观察患者情绪,结合患者诉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之策,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扬。”
龚有山在完成日常诊疗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健康宣教中。他坚持按期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专题培训,手把手教会基层医生识别常见心理问题。与妇联开办妇女心理健康讲座,让妇女走出认识阴影,开启美好生活。在丹凤中学设立的“精神卫生专家工作室”,成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灵港湾”。他先后到丹凤中学、丹凤职中、水务公司、尧柏水泥公司等举办心理讲座,受益人达2000多人。一年多来,他在学校开展专题讲座3场,覆盖师生200多人次,面对面辅导学生50多人,成功干预多起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龚有山从江南水乡到秦巴山区,他用1年多时光书写着医者的担当。1年多来,他收治心理问题患者1000多人,心理治疗让众多患者拨开云雾见晴天。他不仅为丹凤县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精神卫生队伍,更用专业和温情,在秦岭深处播撒下心灵的阳光,填补了丹凤县医院精神治疗空白。正如患者家属李大姐所说:“龚医生让我们知道,生病了不只是吃药,还能有说心里话的地方。”
在丹凤县医院,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医生:他手中不握手术刀,却能帮助患者卸下心灵的重担;他不开治病的药方,却缝合了患者情感的裂痕;他不处理身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却让无数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他就是南京市雨花医院派驻丹凤的精神科专家——龚有山。
2024年6月17日,龚有山离开妻子和年仅3岁的孩子,来到丹凤县医院,担任神经内科精神科专家。面对县域内精神疾病诊疗资源匮乏的现状,龚有山刚到任便马不停蹄开展工作。在他的主导下,医院建立了医学心理门诊,不仅配备了专业诊疗设备,还创新引入“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训练”等国际标准技术。针对患者中青少年群体占比超50%的特点,他精心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用温柔的话语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龚有山在每周5天门诊之外,周六也会坚持到门诊坐诊。对病人进行反复疏导,力求达到沟通理解。他还克服方言言语不通困难,对病人进行专业心理焦虑疏导。患者老周80多岁,因惊恐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起精神焦虑,老人感到痛苦不堪,身体状况日益下降。龚有山听到老人的诉求后,和老人讲故事、说笑话,缓解老人压力,建议老人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并对症用药。几个疗程后,老周能睡安稳觉了,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患者小杨是一名女中学生,因家庭闹矛盾想不开,造成心理焦虑,曾割腕自伤。她在学校听了龚有山老师的心理课宣讲后,压力缓解了,并在家人陪同下找到龚老师。龚老师耐心询问孩子学习状况后,对小杨说:“你学习很好,你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要充分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付出就会有回报!”龚老师还吩咐小杨的家人多关心孩子生活,为孩子学习创造宽松适宜的条件。经过心理疏导,小杨打开了心结,现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锻炼,身心健康。
医院主治医生郑宁跟着龚有山学习心理诊疗,对龚有山的做人做事打心底里佩服。郑宁说:“龚老师对患者如自己的亲人,每次见到患者,他先让座,给患者沏茶。怀着极大的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然后通过观察患者情绪,结合患者诉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之策,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扬。”
龚有山在完成日常诊疗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健康宣教中。他坚持按期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专题培训,手把手教会基层医生识别常见心理问题。与妇联开办妇女心理健康讲座,让妇女走出认识阴影,开启美好生活。在丹凤中学设立的“精神卫生专家工作室”,成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灵港湾”。他先后到丹凤中学、丹凤职中、水务公司、尧柏水泥公司等举办心理讲座,受益人达2000多人。一年多来,他在学校开展专题讲座3场,覆盖师生200多人次,面对面辅导学生50多人,成功干预多起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龚有山从江南水乡到秦巴山区,他用1年多时光书写着医者的担当。1年多来,他收治心理问题患者1000多人,心理治疗让众多患者拨开云雾见晴天。他不仅为丹凤县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精神卫生队伍,更用专业和温情,在秦岭深处播撒下心灵的阳光,填补了丹凤县医院精神治疗空白。正如患者家属李大姐所说:“龚医生让我们知道,生病了不只是吃药,还能有说心里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