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心理健康工作成效显著
文章字数:1632
本报讯 (通讯员 唐媛媛 王 丹)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聚焦政治工作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现代化,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作为公安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在资金投入、机制健全、队伍建设、平台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服务一线、服务实战、服务民警辅警,不断提高民警辅警心理健康素质。
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保障落实。市公安局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谋划、安排部署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市局政治部具体负责整体指导、协调推动和督导落实,多次研究跟进,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各县公安局均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规划和年度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措施和重点任务。构建健康保健、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四位一体”的民警辅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同时,紧盯任务分工、实行挂图作战,逐季度通报督办,建立由机关党委、工会、共青团等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搭建“心”平台,打造心理健康主阵地。狠抓各级公安机关服务中心建设。市公安局机关建成涵盖办公接待、测评咨询、心理宣泄、沙盘游戏、影音放松和团体训练的市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各县局建成县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实现心理健康服务保障全覆盖。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全部引入智能心理测评系统,能够快速精准评估民警辅警心理健康状况。在公安内网开设心理健康网站,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温馨提示、幽默诙谐小视频等内容300余篇,受众民警辅警万余人次。市公安局服务中心每周为民警辅警开放,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档案,对高风险人员实行“一人一策”跟踪管理,全面掌握全市民警辅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商州分局开发“警心在线”小程序,设置科普、咨询、测评等板块,累计访问量3500余人次。
固守“心”呵护,做实心理健康优服务。我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开创“党建引领+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把心理健康服务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相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组织发动优势和资源整合功能,组织开展多项专题活动。创新“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模式,在不断完善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注重线上服务,开通服务热线、开发APP小程序、开设内网专栏等。灵活服务方式,在民警新入职、提拔任用、违规违纪被处理等特殊节点,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和干预;坚持“预约式”服务,帮助到访民警辅警“面对面”“一对一”调适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树牢“民警身心健康第一”理念,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全市公安队伍职业归属感、从警幸福感明显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淬炼“心”尖兵,锻造心理健康强战队。整合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服务人才资源,建立市级心理健康人才库,入库人才近百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人才培训。不定期选送骨干力量到上级公安机关、公安院校、专业机构等单位开展进修代培,先后选派8名心理健康骨干参加省厅组织培训5次,组织高级骨干培训7次。洛南县公安局成立由1名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师、6名经过海尔森心理教育机构培训的队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为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市公安局还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服务骨干参加洛南县局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开展的“心理团辅”活动,聘请10名相关专家对骨干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12场次。
今年7月份,洛南县公安局“心理团辅”小分队在全县公安派出所,持续开展以“春暖警营·心向阳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团体咨询、辅导活动,进一步优化队伍管理。洛南县公安局把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暖警爱警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组建由8名民警辅警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确立多项服务目标,采取“对号入座”“一人一策”等措施,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做到民警辅警心坎上。目前共组织户籍、社区、巡逻、交管等岗位民警开展团体辅导活动6批170余人次。洛南县公安局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正是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开展的生动体现。
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保障落实。市公安局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谋划、安排部署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市局政治部具体负责整体指导、协调推动和督导落实,多次研究跟进,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各县公安局均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规划和年度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推进措施和重点任务。构建健康保健、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四位一体”的民警辅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同时,紧盯任务分工、实行挂图作战,逐季度通报督办,建立由机关党委、工会、共青团等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搭建“心”平台,打造心理健康主阵地。狠抓各级公安机关服务中心建设。市公安局机关建成涵盖办公接待、测评咨询、心理宣泄、沙盘游戏、影音放松和团体训练的市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各县局建成县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实现心理健康服务保障全覆盖。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全部引入智能心理测评系统,能够快速精准评估民警辅警心理健康状况。在公安内网开设心理健康网站,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温馨提示、幽默诙谐小视频等内容300余篇,受众民警辅警万余人次。市公安局服务中心每周为民警辅警开放,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档案,对高风险人员实行“一人一策”跟踪管理,全面掌握全市民警辅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商州分局开发“警心在线”小程序,设置科普、咨询、测评等板块,累计访问量3500余人次。
固守“心”呵护,做实心理健康优服务。我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开创“党建引领+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把心理健康服务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相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组织发动优势和资源整合功能,组织开展多项专题活动。创新“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模式,在不断完善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注重线上服务,开通服务热线、开发APP小程序、开设内网专栏等。灵活服务方式,在民警新入职、提拔任用、违规违纪被处理等特殊节点,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和干预;坚持“预约式”服务,帮助到访民警辅警“面对面”“一对一”调适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树牢“民警身心健康第一”理念,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全市公安队伍职业归属感、从警幸福感明显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淬炼“心”尖兵,锻造心理健康强战队。整合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服务人才资源,建立市级心理健康人才库,入库人才近百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人才培训。不定期选送骨干力量到上级公安机关、公安院校、专业机构等单位开展进修代培,先后选派8名心理健康骨干参加省厅组织培训5次,组织高级骨干培训7次。洛南县公安局成立由1名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师、6名经过海尔森心理教育机构培训的队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为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市公安局还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服务骨干参加洛南县局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开展的“心理团辅”活动,聘请10名相关专家对骨干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12场次。
今年7月份,洛南县公安局“心理团辅”小分队在全县公安派出所,持续开展以“春暖警营·心向阳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团体咨询、辅导活动,进一步优化队伍管理。洛南县公安局把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暖警爱警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组建由8名民警辅警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确立多项服务目标,采取“对号入座”“一人一策”等措施,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做到民警辅警心坎上。目前共组织户籍、社区、巡逻、交管等岗位民警开展团体辅导活动6批170余人次。洛南县公安局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正是全市公安机关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开展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