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文章字数:672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信、统计等部门实施“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有效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加工企业营收降幅显著收窄,从2024年上半年营收降幅21.2%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营收降幅0.68%。
强化政策引领,加速产业升级。出台《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统筹财政衔接资金等政策资源,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链条延伸。镇安县达仁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国家级评估,获批续建;商南县十里坪镇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支持范围;商南县清油河镇、镇安县庙沟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项目成功落地,食用菌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冷水鱼深加工项目全面启动,为产业优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加强龙头培育,激发链式效应。实施梯次培育,优选8家企业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推荐陕西丹凤葡萄酒有限公司成功晋级“国字号”重点龙头企业。筛选2家企业参加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小组第2名和第4名。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重点产业链招才引智系列活动,解决企业发展人才需求。
着力纾难解困,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惠企纾困”专项行动,落实省级“陕农贷”风险补偿政策,通过“一对一”走访,择优向金融机构推荐满足条件的企业纳入“陕农贷”适用企业名录。争取设施贷款贴息资金150万元,撬动企业融资7500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聚焦市场拓展,畅通产销循环。坚持“走出去”,聚焦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组织“精准对接·上门招商”活动,推出18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项目,推动产销合作。先后组织30余家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助力“商洛制造”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强化政策引领,加速产业升级。出台《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统筹财政衔接资金等政策资源,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链条延伸。镇安县达仁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国家级评估,获批续建;商南县十里坪镇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支持范围;商南县清油河镇、镇安县庙沟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项目成功落地,食用菌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冷水鱼深加工项目全面启动,为产业优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加强龙头培育,激发链式效应。实施梯次培育,优选8家企业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推荐陕西丹凤葡萄酒有限公司成功晋级“国字号”重点龙头企业。筛选2家企业参加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小组第2名和第4名。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重点产业链招才引智系列活动,解决企业发展人才需求。
着力纾难解困,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惠企纾困”专项行动,落实省级“陕农贷”风险补偿政策,通过“一对一”走访,择优向金融机构推荐满足条件的企业纳入“陕农贷”适用企业名录。争取设施贷款贴息资金150万元,撬动企业融资7500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聚焦市场拓展,畅通产销循环。坚持“走出去”,聚焦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组织“精准对接·上门招商”活动,推出18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项目,推动产销合作。先后组织30余家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助力“商洛制造”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