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育花人
文章字数:1033
1987年的8月31日,是茹官榜参加工作的第一天,那天,正值风雨交加,老天好像在告诉他,教育的路,一路艰辛,你准备好了吗?他抬头看了老天,毅然撑着雨伞,顶着风雨,步行10多公里的山路,走进了湖坪小学,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开启了他的“以爱作犁 粉笔为桨”的教育生涯,那年他刚刚20岁。时光如流,岁月如沙,36个年头转瞬即逝,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虽然早已满头银发,可他依然坚守初心,从未离开农村学校半步,他说,回首往事,虽然一路艰辛,但更多的还是鲜花、掌声与快乐!他常说:“只要爱教育、爱孩子,就一定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尤其当他的学生与他同台竞课时,他就咧开嘴笑了,他说,曾经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他就是南宽坪镇中心小学的老师。
茹官榜说,读初中的时候,自己特别仰慕那些老师,仰慕他们渊博的知识,仰慕他们在三尺讲台上的潇洒与英武。现如今,36年的教育征程让他深刻领悟到,当初自己看到的只是老师的表象,认识也是那么肤浅。要想做一个让学生、家长、社会认可的好老师,爱才是一切教育的动力与源泉!
1987年的农村学校,土瓦房,木格窗,没有玻璃。到了冬天,北风呼呼,糊的报纸都烂了,作为班主任的茹官榜就自己在街道上买些“油纸”,把窗户钉严,那时候,月工资才58元。现在,他依然对学生充满爱心,作为年级组长,他自己掏钱买笔袋、圆珠笔等,把它们送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为了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他坚持家访,及时跟家长沟通交流,也时常送教上门,辅导孩子。
一次,茹官榜发现班上有名女生没来上课,调查后才知道,该女生不想读书了。当时,他第一时间给校长汇报后就找了两个同学带路,步行近10公里山路,来到这个女生家里。该女生见到老师和同学们,立马躲进了屋里,因她不去学校,她母亲当时都气哭了。在他耐心地劝导下,该学生被成功劝返,今天,这名女生也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教育教研工作中,茹官榜刻苦钻研,勤奋向上,教学效果好,两次在县教学能手大赛中获得“教学能手”称号,还参加了市级教学大赛,屡次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他个人也被学校评为校级“教学名师”。晨起暮归,在无数个日子的努力中,在无数支粉笔的研磨下,多年来,他所取得的成绩从没有让领导与家长们失望。
面对取得的成绩,茹官榜平淡地说,这都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虽然再有四年他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精神抖擞地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虽暮年,壮心不已。还早着哩,就算退休了,我的心依然还会在学校里,因为,那是我的家,那是我所有的青春与梦想飞扬的地方!”
茹官榜说,读初中的时候,自己特别仰慕那些老师,仰慕他们渊博的知识,仰慕他们在三尺讲台上的潇洒与英武。现如今,36年的教育征程让他深刻领悟到,当初自己看到的只是老师的表象,认识也是那么肤浅。要想做一个让学生、家长、社会认可的好老师,爱才是一切教育的动力与源泉!
1987年的农村学校,土瓦房,木格窗,没有玻璃。到了冬天,北风呼呼,糊的报纸都烂了,作为班主任的茹官榜就自己在街道上买些“油纸”,把窗户钉严,那时候,月工资才58元。现在,他依然对学生充满爱心,作为年级组长,他自己掏钱买笔袋、圆珠笔等,把它们送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为了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他坚持家访,及时跟家长沟通交流,也时常送教上门,辅导孩子。
一次,茹官榜发现班上有名女生没来上课,调查后才知道,该女生不想读书了。当时,他第一时间给校长汇报后就找了两个同学带路,步行近10公里山路,来到这个女生家里。该女生见到老师和同学们,立马躲进了屋里,因她不去学校,她母亲当时都气哭了。在他耐心地劝导下,该学生被成功劝返,今天,这名女生也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教育教研工作中,茹官榜刻苦钻研,勤奋向上,教学效果好,两次在县教学能手大赛中获得“教学能手”称号,还参加了市级教学大赛,屡次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他个人也被学校评为校级“教学名师”。晨起暮归,在无数个日子的努力中,在无数支粉笔的研磨下,多年来,他所取得的成绩从没有让领导与家长们失望。
面对取得的成绩,茹官榜平淡地说,这都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虽然再有四年他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精神抖擞地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虽暮年,壮心不已。还早着哩,就算退休了,我的心依然还会在学校里,因为,那是我的家,那是我所有的青春与梦想飞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