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基层治理温暖图景
文章字数:1473
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这个由三村融合而成的新城社区,承载着2万多名居民的生活期许。近年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服务为核心,在“一老一小一新”服务领域持续精耕细作,用精准举措破解民生难题,让基层治理的幸福图景在细微处绽放光彩,为柞水县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的“沙坪经验”。
情暖“一老”,守护“夕阳红”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社区的干部及志愿者,现在不仅能免费体检,过节还有敬老宴,社区太贴心了!”提及沙坪社区的敬老服务,68岁的五保户龚善志高兴地说。为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近年来,沙坪社区在敬老服务上不断细化举措,构建“政策保障+精准服务+情感关怀”的立体服务体系,将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除落实各项养老政策外,社区联合柞水县中医院、镇中心卫生院定期为300多名老年人免费体检,让老人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在端午节、重阳节举办“邻里敬老宴”,邀请辖区老人欢聚一堂,志愿者精心准备饭菜、表演节目,现场温馨热闹,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针对空巢、独居、残疾等特殊老人建立台账,组建“银发助行队”,提供上门理发、代购生活用品、健康监测等服务,解决老人日常难题,打通服务老年人的“最后一米”。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牵头成立的“银发智囊团”,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老同志们围绕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等民生问题积极建言,先后提出10多条合理化建议,均被社区采纳实施,让“夕阳红”焕发治理新活力。
呵护“一小”,助力成长
“以前每天送孩子都担心路上车多,现在有民警、城管和社区干部值守,我们心里很踏实!”家长李莉的话,道出了沙坪社区护学机制带来的安全感。为给辖区内儿童成长保驾护航,沙坪社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打造全方位护苗服务网络。
假期里,社区变身儿童“快乐成长营”: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开设科普课堂、手工制作班、画画书法班等,打造孩子们快乐成长“小天地”。并且建立“一对一”留守儿童帮扶机制,每名社区干部对接1—2名留守儿童,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他们送去书籍、文具等物资。针对特殊儿童群体、家庭困难学生,社区联合公益组织开展“阳光助学”行动,为他们争取帮扶资金。
学期内,社区建立周内常态化护学机制:每天7时30分、17时,联合派出所、城管中队在学校周边路段定岗值守,疏导过往车辆、规范路边摊贩,清理占道杂物。这一举措实施以来,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安全隐患明显减少。
关爱“一新”,凝聚发展“新力量”
“红色驿站里能歇脚、取物资,社区还帮我们提升技能,特别暖心!”快递员沈古名的感受,是沙坪社区关爱新兴领域群体的生动缩影。针对快递员、外卖员、新业态从业者等“新群体”需求,社区推出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让他们在城市找到归属感。
社区9个红色驿站除提供基础服务外,还增设了“便民服务角”,放置雨伞、急救药品、工具箱等物品,方便新兴领域从业者及居民应急使用。社区联合辖区企业,为新兴领域从业者提供技能培训,先后开展快递包装规范、餐饮安全等培训活动3场,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
为促进新兴领域群体与社区深度融合,社区邀请快递员担任“社区宣传员”,协助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组织外卖员参与“社区隐患排查”,及时反馈路面破损、消防设施异常等问题。今年以来,他们发现并协助社区解决各类安全隐患10处。此外,社区定期收集新兴领域从业者建议,不断优化服务举措。
从“一老一小一新”的细致服务,到居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沙坪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未来,社区将继续倾听居民需求,创新服务举措,让幸福之花在社区每一个角落持续绽放。
情暖“一老”,守护“夕阳红”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社区的干部及志愿者,现在不仅能免费体检,过节还有敬老宴,社区太贴心了!”提及沙坪社区的敬老服务,68岁的五保户龚善志高兴地说。为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近年来,沙坪社区在敬老服务上不断细化举措,构建“政策保障+精准服务+情感关怀”的立体服务体系,将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除落实各项养老政策外,社区联合柞水县中医院、镇中心卫生院定期为300多名老年人免费体检,让老人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在端午节、重阳节举办“邻里敬老宴”,邀请辖区老人欢聚一堂,志愿者精心准备饭菜、表演节目,现场温馨热闹,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针对空巢、独居、残疾等特殊老人建立台账,组建“银发助行队”,提供上门理发、代购生活用品、健康监测等服务,解决老人日常难题,打通服务老年人的“最后一米”。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牵头成立的“银发智囊团”,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老同志们围绕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等民生问题积极建言,先后提出10多条合理化建议,均被社区采纳实施,让“夕阳红”焕发治理新活力。
呵护“一小”,助力成长
“以前每天送孩子都担心路上车多,现在有民警、城管和社区干部值守,我们心里很踏实!”家长李莉的话,道出了沙坪社区护学机制带来的安全感。为给辖区内儿童成长保驾护航,沙坪社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打造全方位护苗服务网络。
假期里,社区变身儿童“快乐成长营”: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开设科普课堂、手工制作班、画画书法班等,打造孩子们快乐成长“小天地”。并且建立“一对一”留守儿童帮扶机制,每名社区干部对接1—2名留守儿童,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他们送去书籍、文具等物资。针对特殊儿童群体、家庭困难学生,社区联合公益组织开展“阳光助学”行动,为他们争取帮扶资金。
学期内,社区建立周内常态化护学机制:每天7时30分、17时,联合派出所、城管中队在学校周边路段定岗值守,疏导过往车辆、规范路边摊贩,清理占道杂物。这一举措实施以来,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安全隐患明显减少。
关爱“一新”,凝聚发展“新力量”
“红色驿站里能歇脚、取物资,社区还帮我们提升技能,特别暖心!”快递员沈古名的感受,是沙坪社区关爱新兴领域群体的生动缩影。针对快递员、外卖员、新业态从业者等“新群体”需求,社区推出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让他们在城市找到归属感。
社区9个红色驿站除提供基础服务外,还增设了“便民服务角”,放置雨伞、急救药品、工具箱等物品,方便新兴领域从业者及居民应急使用。社区联合辖区企业,为新兴领域从业者提供技能培训,先后开展快递包装规范、餐饮安全等培训活动3场,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
为促进新兴领域群体与社区深度融合,社区邀请快递员担任“社区宣传员”,协助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组织外卖员参与“社区隐患排查”,及时反馈路面破损、消防设施异常等问题。今年以来,他们发现并协助社区解决各类安全隐患10处。此外,社区定期收集新兴领域从业者建议,不断优化服务举措。
从“一老一小一新”的细致服务,到居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沙坪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未来,社区将继续倾听居民需求,创新服务举措,让幸福之花在社区每一个角落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