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科技企业·融通创新⑬解锁3D光学玻璃新赛道
文章字数:1468
  山阳高新区紧抓秦创原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打造秦创原山阳电子信息高能级科创孵化器,推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陕西圣美展景玻璃有限公司借“三项改革”政策东风应运而生,其核心“自重热弯3D曲面光学玻璃”路演项目成功落地转化,标志着商洛在高端光学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案例背景
  为破解长期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全省试点实施“三项改革”,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通过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育壮大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打造高能级科创孵化器等措施,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速科技成果与资本、产业精准对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陕西样本”。在此期间,具备前沿技术与强烈创新意愿的科技型企业圣美展景脱颖而出。
  二、具体做法
  (一)产学研合作建机制。抢抓“三项改革”机遇,推动高校“自重热弯3D曲面光学玻璃”路演项目在商孵化并推进产业化落地。针对高精度热弯工艺控制、光学性能优化等技术难题,深度对接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组建超精密自由曲面模具成型技术研究与应用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聚焦研发堵点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高研发团队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二)科技赋能促升级。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替代人工操作,确保产品标准度与精密度,降低人工成本与劳动强度。同时,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与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缩短产品迭代与生产周期,显著增强市场响应能力。
  (三)拓展市场塑品牌。紧密跟踪市场需求与技术前沿,持续推动3D曲面光学玻璃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技术附加值。积极通过专业展会、技术发布会及行业推广,展示其高端自重热弯3D曲面光学玻璃产品,突出技术领先性,有效提升品牌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与美誉度。2024年第八届丝博会先进制造业展区上,最新款自重热弯高端3D曲面光学玻璃产品亮相展出,吸引展会客商广泛关注,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主要成效
  (一)企业科创实力跃升。成功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攻克高精度热弯成型等关键技术瓶颈。累计获授“一种玻璃热弯机的底层回模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6项,实现产品与生产工艺持续迭代升级。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提升,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2024年成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25年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
  (二)赋能产业结构革新。研发生产的高性能光学玻璃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器件、激光设备、光学传感器等领域,有效提升光信号传输效能以及电子制造、汽车生产等多行业领域精细加工水平,带动区域产业链新增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分支,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三)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现已完成IS09001等国际体系认证,预计年产值超1亿元,利税1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个(含11个贫困户岗位)。自身创新发展有力推动山阳县域经济朝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方向迈进,助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提档升级。
  专家点评
  穆荣平(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前沿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陕西圣美展景玻璃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等举措,走出了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新路子,是一个创新驱动数字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