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魔芋托起群众致富梦
文章字数:851
9月8日,走进秦岭深处的镇安县木王镇万亩魔芋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的魔芋植株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宽大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农户正忙着除草、培土,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我今年种了54亩魔芋,专家定期上门指导,收购商也签了保底协议,心里很踏实。”朝阳村种植户张远益擦着汗,脸上掩不住笑意。在木王镇,像张远益这样靠魔芋“掘金”的农户,如今有1300多户。
站在示范基地田埂上,连片的魔芋田顺着山势铺展,翠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宛如一片绿色海洋。“以前这片山上尽是荒草,现在种上魔芋,每亩地能挣4000来块钱。”朝阳村党支部书记沈道方指着规划图介绍,“镇上给咱画好了‘致富图’,8个示范片区像星星一样散落在8个村,1万亩魔芋连点成线、织线成网。”
《木王镇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图》上的红线蓝框,如今已变成田间地头的实景。木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扬说:“我们按照全镇的‘适宜区’精心布局,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朝阳村的示范基地就是‘样板田’,村民看了眼热,自然就跟着干。”
“魔芋怕涝,得起垄30厘米;施肥要氮磷钾配着来……”9月8日在木王镇的培训现场,县农科教中心的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农户魔芋田间管理。在场的农户专注聆听,会意点头,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技术要点,对未来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以前种魔芋全凭老经验,亩产不高,雨一大就烂根,年年提心吊胆。今年县里搞了技术培训,教起垄、配方施肥,现场指导到地头,我家魔芋今年亩产两千多斤没问题。真没想到,‘老把式’加上新技术,种地收入也能翻一番!”土专家张羽感慨。
“现在我们村的魔芋由商贩统一收购,不愁销路,价格也有保障,种地更有底气了。”木王镇坪胜村魔芋种植大户黄远凤拿着与收购商签订的合同,信心满满地说。当地推行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集中销售的方式,使魔芋从地头直接对接市场,既减少了中间环节,也保障了农户收益。
木王镇魔芋的“魔法”正在继续——这株从山间走出的植物,正用饱满的块茎,托起农户的致富梦。如今,木王镇的农户仅魔芋一项,可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全镇种植魔芋1300多户,户均可增收1.15万元。
“我今年种了54亩魔芋,专家定期上门指导,收购商也签了保底协议,心里很踏实。”朝阳村种植户张远益擦着汗,脸上掩不住笑意。在木王镇,像张远益这样靠魔芋“掘金”的农户,如今有1300多户。
站在示范基地田埂上,连片的魔芋田顺着山势铺展,翠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宛如一片绿色海洋。“以前这片山上尽是荒草,现在种上魔芋,每亩地能挣4000来块钱。”朝阳村党支部书记沈道方指着规划图介绍,“镇上给咱画好了‘致富图’,8个示范片区像星星一样散落在8个村,1万亩魔芋连点成线、织线成网。”
《木王镇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图》上的红线蓝框,如今已变成田间地头的实景。木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扬说:“我们按照全镇的‘适宜区’精心布局,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朝阳村的示范基地就是‘样板田’,村民看了眼热,自然就跟着干。”
“魔芋怕涝,得起垄30厘米;施肥要氮磷钾配着来……”9月8日在木王镇的培训现场,县农科教中心的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农户魔芋田间管理。在场的农户专注聆听,会意点头,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技术要点,对未来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以前种魔芋全凭老经验,亩产不高,雨一大就烂根,年年提心吊胆。今年县里搞了技术培训,教起垄、配方施肥,现场指导到地头,我家魔芋今年亩产两千多斤没问题。真没想到,‘老把式’加上新技术,种地收入也能翻一番!”土专家张羽感慨。
“现在我们村的魔芋由商贩统一收购,不愁销路,价格也有保障,种地更有底气了。”木王镇坪胜村魔芋种植大户黄远凤拿着与收购商签订的合同,信心满满地说。当地推行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集中销售的方式,使魔芋从地头直接对接市场,既减少了中间环节,也保障了农户收益。
木王镇魔芋的“魔法”正在继续——这株从山间走出的植物,正用饱满的块茎,托起农户的致富梦。如今,木王镇的农户仅魔芋一项,可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全镇种植魔芋1300多户,户均可增收1.15万元。